我国新世纪中药发展战略确定
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但近年来发展滞后,在国际中药市场上已落后于日本、韩国。科技部 负责人日前在成都透露,我国新世纪中药发展战略已经确定,这一战略旨在推进中药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力争在这个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领域抢占先机。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在“2002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开幕式上的主题报告中说,新世纪中药发展战略的要点是:
--以创新为核心,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古老的中药产业当务之急是实现现代化,不能再一味依靠“祖传”,大胆创新才有出路。我国将继承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以创新为核心,吸纳多种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植物药研发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强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及产品创新,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以标准为重点,提高中药产品质量。标准化程度不高,是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中药标准对于保证中药产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中药标准。我国必须加快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科学的、能为国际公认的现代中药标准。
--面向市场,积极推进中药产业发展。中医药科技发展必须瞄准国内外需求,在保证中药疗效的前提下,改进中药传统剂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加快疗效确切、使用安全、质量可控的中药新产品的开发,实现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中药产业的跨越。
--加强中药资源保护。近年来,生态恶化和资源破坏是威胁中药发展的重点因素。中药必须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中医药的同时,必须注意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保障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保障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优势集成,共同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政府通过制定国家战略目标、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宏观引导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方向,集成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等多方面力量,发挥区域优势,通过整体布局、资源重组、机制创新,构筑研发体系。棗中医中药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中医、中药密不可分。中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发挥其治疗、保健、康复等重要作用的。加强中医临床诊疗规律的研究,促进中医、中药协同发展。
2002.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