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亿元打造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
10月将在昆明举行的"云南国际中药产业论坛暨云南国际中药精品展",引起国内外极大关注。生物医药产业是"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云南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支柱产业中培育的四大新兴产业之一。省委书记白恩培日前在省委、省政府举办的科技讲座上强调,要充分利用云南的资源,聚天下之全力,做云南大事,像当年打造烟产业一样打造云南天然药品产业,把云药建成继烟草产业之后的一个大产业。我省举办这次国际中药产业论坛暨精品展,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倾力打造云药产业的一次重要举措。其目的是加强云南中药与香港、日本、韩国、美国等一些科技发达地区和国家及东南亚各国的合作,力争在人才、中药研究开发的新技术、新方法及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些关键技术等方面寻求合作,以及在融资、市场开拓、信息系统等方面寻找新的途径,推动中药产业与国际接轨。云南国际中药产业论坛的主题为:加入WTO后的中药产业发展之路。论坛宗旨是,围绕加入WTO后,中药产业发展所关注的政策、资本、资源、市场、人才等主题进行研讨交流,探索中药产业发展之路。论坛议题将结合企业现状,就现时医药界高度关注的中医药最新技术,药品准字号申报、医药企业国际标准认证等专题进行深入探讨,促成各方的深度交流与合作。精品展将展示天然药物最新研究成果,中药材、中成药等;天然植物原料药,植物提取药,植物药的制药工艺、技术及设备;中国医药数据总库及电子商务等。本次论坛暨精品展引起国内外医药企业以及投资机构的极大兴趣。邀请函才发出一个月,已有涉及15个国家的130多家企业代表,以及国内150多家企业及研究机构报名参会参展,显示了云南中药产业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记者近日从政府有关部门获悉,2001以年以来,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在云南共启动项目125项;国家和省政府投入资金2亿多元,带动企业投入资金超过30亿元。
云南是植物资源大省,也是中草药富集之地。2001年,科技部正式批复省筹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立即规划实施"五六五三"工程。即:在文山、楚雄、西双版纳、昭通、丽江建设"三七、民族药"和"地道药"、"南药"、"天麻"、"薯蓣"等5个GAP中药材种植基地;集成中药材种植研究中心、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中药标准化及质量研究中心、中药工程技术及制剂研究中心、中药临床研究中心、中药信息中心等研究开发机构,完善中药研发体系;形成三七、云南白药、灯盏花、天麻等地道中药和民族药、甾体激素类药品5个中成药系列产品;建设昆明医药工业园、楚雄、大理医药工业园、文山医药工业园3个中药工业示范园;建立健全一整套市场营销网络体系。
云南省各有关部门实施了一批基地建设项目,并取得较大的进展。一是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中药材种植基地GAP示范和产品开发为重点,安排专项经费2亿元,启动建设项目24项,带动企业投入8.18亿元,对三七、灯盏花、大黄、云茯苓等地道中药材、南药共16个品种实施了引种驯化、品种选取育、病虫害防治、GAP种植研究和示范基地建设,并启动实施中药信息中心、中药营销体系建设和医药工业园区创新机制研究等研发项目。此外科技厅专门设立了新药研究开发专项计划,投入2亿元启动了26个创新药物研究开发项目,带动企业投入2.3亿元。滇重楼、灯盏花、云茯苓、露水草等品种的野生引种驯化获得成功。二是投入1.6亿元对甾体激素药物原料产业化示范工程等14个产业化开发项目进行了立项扶持,并获得国家8700多万元的支持。启动了楚雄、大理、文山医药工业园区的立项建设工作,现已有"老拨云堂"等多家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带动企业投资金1亿多元。三是投入1.5亿元扶持云南白药集团股份公司等骨干制药企业进行22个技改及GMP生产线建设,带动企业投资近20亿元。四是投入3亿元对三七产品开发等39个项目给予了立项扶持。
与此同时,云南省还积极争取国家对"基地"建设的扶持,有96个项目获科技部立项支持;10个产业化项目被国家计委列入2001年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计划;123个民族药通过国家药监局预审,创新药物有7个品种获国家新药证书;5个保健品去年获卫生部批准上市。
摘自:云南日报
2002.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