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拿什么拯救你,藏药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拿什么拯救你,藏药

上海科技报(记者 骆红初):拿什么拯救你, 藏药——

藏药材有效成分 积累高、生物活性强

青藏高原特有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特有的西藏生物资源,成为具有2000多年历史藏医药的摇篮。

高寒、干旱、辐射强及温差大等高原环境,使那里的4000多种植物植株生命力强,生长周期长,具有代谢产物中有效成分积累高、生物活性强等特点。

作为祖国中医药的重要分支,藏医药临床疗效独特。但近年市场开拓和藏药生产工业化,尤其掠夺式过度采挖,使川贝母、红景天、雪莲、冬虫夏草等资源濒濒告急。如红景天,各藏药厂每年收进2000吨以上,但红景天的自然生长周期需7—8年,主流品种大花红景天天然资源仅10000吨左右。

目前列入濒危藏药材已达65种,其中不少是藏医药中的核心药种。

为救藏药支三招:资源调查、保护对策、集约开发

来自复旦大学、西藏大学、美国路易斯史那州立大学、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及中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30余位科学家提出:

藏药资源保护是其持续利用的基础,以保护求发展,以发展促保护,应是藏药资源走出“粗放”步入集约发展良性轨道,并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谐统一的主旋律。

根据藏药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涉及新药开发和常用藏药等重点西藏资源的专题调研,采用现代生物和化学分类方法,开展藏药资源的质量评价和研究。对珍稀濒危的藏药资源,应建立保护区、藏药植物园等;以适宜的生物技术和野生抚育技术,促进资源保护和更新。

生物资源编目进入计算机化,以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对资源信息进行存贮、整理、分析、评价和辅助决策,将资源、环境的现状与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空间数据特征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摸清藏药“家底”,为制定藏药资源的保护对策、为藏药走出粗放型,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科学化奠定基础。

专家们还提出,要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促进沪藏优势互补——发挥西藏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上海的科技优势,积极探索以现代生物技术最新成果,促进传统藏医药“升级”的步伐。增加藏医药产业化的科技含金量,使西部资源优势、上海科技产业优势,在双方合作、互补中得到双赢。

2004.12.10

上海科技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