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国建成新药研发新基地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中国建成新药研发新基地

2003.05.29

外国专家指出,独特的传统中医药学有望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新药研发的新基地,关键在于如何沟通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走正确的市场化发展道路。

现任世界非处方药( OTC)工业协会总监戴维韦伯博士,近日在国际制药企业协会联合会( IFPMA)提出的专题研究报告《鼓励中国新药研发》指出,自成一体的中医理论讲究对临床疾病的养护,以毒攻毒﹑相生相克的治病理念,完全不同于西方惯有的生物学﹑分子学﹑病毒学思维,只要发展战略调整得当,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新药研发大国。

韦伯认为,新药研发核心国家的确立与各国经济实力成正比,政府战略和企业选择也同样重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瑞士﹑日本等十九个国家处于全球新药研发核心圈;八十至九十年代,冰岛﹑爱尔兰等国加入这一核心圈;九十年代末以来,中国﹑印度等国已显示出加入这一核心圈的实力。而政府重视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基础设施﹑现有产业﹑人力资源等因素,是影响新药研发绝对必要的因素。中国在这五个因素评估中,被认为是最适合参与全球药物创新的国家。

他指出,对于习惯从事仿制性药物生产的中国而言,制订符合市场规律的发展战略,鼓励企业进行新药研发,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

投入更多资源作研发

韦伯指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为了解决大多数人求医问药难题,中国政府和企业侧重于非专利性仿制药物的生产,尽管药品产量增加,利润却不到新药的十分一。有大型制药公司表示,中国企业投入研发的经费仅仅是企业整体资金投入的百分之一至二,但国际上成熟的制药企业投入研发的费用占全部投入的百分之十五以上,这保证了拥有知识产权的新药源源问世,利润也就滚滚而来。

摆脱仿制药惯性思维

他又说,即使中国政府启动了鼓励新药研发的政策,企业能否摆脱仿制药生产的惯性思维和现实利益的诱惑亦是问题。事实上,中国在推行全球 GMP标准的仿制药中处于领先地位,仿制药的许多市场需求在中国尚未得到满足;而各国保有知识产权的大量药品专利权在二零零三年至二零一零年到期,越来越多的全球性制药公司将把仿制药基地和生产线搬迁到中国。

其实,中国政府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已经推出鼓励新药研发的政策,不少企业和科研机构也在寻求新的突破。目前,中国科学院和 Bayer公司﹑中国国家人类基因组中心和 Roche公司﹑上海药物研究所和 Glaxo Smithkline公司已经建立了良好的研究合作关系,在治疗中国地方性疾病药物和生物制药研制方面取得进展。

大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