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外贸遭遇严冬 中药笼罩阴霾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外贸遭遇严冬 中药笼罩阴霾

第90庙广交会我中药类商品外销态势透析

众所瞩目的第90届广交会落下帷幕。椐中国医保商会统计,在当前众所周积压的外贸大环境影响下,我中药类疝虽然内销市道持续看好,但出口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截止10月23日,中药材及植物提取物出口成交额1374.4万美元,比今年春交会下降36.5%,比去年秋交会减少了30.31%,中成药及保健品出口3782.93万美元,市场情况基本与往年持平。

这届广交会是中国入世前的一次外贸盛会,医保出口为加入WTO已是做好准备。不少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中药世纪。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药成为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支柱之一。

1、企业重机关报洗牌

加入WTO之后,我国医药企业将进入一个快速的空前剧烈的分化、调速、重组的新时期。知识产权的保护将得到更严格的实施。我国中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还处于起始阶段,中药企业在资金、技术手段、营销运作的经验等方面仍处于竞争中的劣势,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2、整装待发,推陈出新

在我国加入WTO的谈判中,知识产权、关税与市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几个问题。为保护我国传统中医药产品,国家每年都颁布中药保护品种名单,并分级确定保护期。因此加入WTO对我国中药业的影响不如对其它制药企业那么大,拥有独特的中药产品就等于拥有金矿,不过在保护期内中医药的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科研与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创造新优势,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促进中医药产品的制剂化和生产的现代化、产业化。

3、清理门户,铸造品牌

中国即将加入WTO,企业将面对大量进口保健品的涌入和更为开簇的市场环境。据介绍,国外没有保健品,只区分为药品和食品。在我国,在"药补不如食补"的传统观念下,保健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

中成工本届广交会上,国内中成药厂家可谓使尽浑身解数以扩大出口,绥绥提高参展产品技术会计师。北京同仁堂届届广会增推出新产品,例如专为出口欧洲市场而度身定做的枣仁安神胶囊和乌鸡白凤胶囊,剂型改进后,方便了服用,虽说受到到会欧美客商减少的影响,但是仍然吸引了不少香港、日本客商的注目。三九集团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的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纪支年秋交会推出自动煎药机后本届又重点推介其远程医疗系统。石家庄神威集团的五神速心脑康在广交会上是东南亚客商成交的得点品种,湖南九芝堂一贯以其充满浓郁中国特色的布展以及功效独到的产品受客户青睐。

科技为广交会带来新生命力,加之中成药出口历来主销日本及东南亚、港台等华人地区,故90届广交会上,中成药出口受国际市场严峻的外贸形势影响不大,成交业绩,虽未如意,亦属难得。

中药材类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数的海钻药主要消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势较为严峻,尤其是海餐中药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中国香港和台湾,以及邻国日本等,因经济不景气,给我国中药出口市场打击不小。据外贸部门估算,去年下半年仅对台湾的出口量就比同期下跌40%以上,特别值得关注提去年12月份出现港台市场中药材品种返流的情况。而港台地区历来作为中药向世界各地分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年出口量占内地中药总产量的10%以上,部分滋补保健品所占比例更高。韩国也从今年起加强了对中药进口的管制,大批量品种的进口限制增多,这将影响今年的中药出口贸易。

"入世"脚步临近,在为中工绌口提供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考验。国产的多数中药材原始、落后的生产、加工、销售方式已越来越难适应社会发展和走向世界的要求。中药材作为原料药和制取成药的主要原料,目前中药材种植管理标准规范(GAP)和药品后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不健全,这是中药国际化的最大障碍。因此,国家对药厂进行GMP达标整顿的同时必须加强GAP建设,现在国内许多中药集团争相在各地建立规范化中药材生产基地可以说明适应了这一需要,但同时也给"刀耕炎种"的传统中药材生产造成较大的冲击。在本次广交会上,外商对品种的"低农残、低重金属会计师"的要求越发显得苛刻。

目前,整个中药材产需及市场供求供求关系将发生以下变化:(1)相对稳定,货源紧中有松。(2)社会需求稳定增长,库存逐渐减少。(3)野生药材品种再度热俏市场。(4)西部市场交逐渐升温。

下面是主要品种分析:

1、何首乌:为常用大宗药材,从1998年至今一直畅销不衰,价格持续上扬。1998年该口 种销售仅为6元/公斤左右,1999年到2000年上升至8元/公斤左右,今年以来再涨至9-10元/公斤左右,仍有上升空间。何首乌价格连年上扬的主要原因是野生资源减少,药农见采控何首乌有利可图,便一哄而上,连年大量采挖,导致何首乌资源 遭受严重破坏,此后产量每年以15%的速度 递减,以致到2000年四省市何首乌只有30万公斤左右,市场缺口达70万公斤,从而带动了何首乌价格连年上扬,上年仅广西一地价格升幅就达30%左右。作为我国对外出口的传统药材,对东南亚外贸出口逐年上升,1999年为5万公斤,2000年增加至8公斤左右,今年预计出口达到10万公斤左右。出口 增加,推动价格上升,工业需求上升。据了解,目前我国化工、化妆等方面 需用何首乌数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这也促使 货源供应更加紧张。本届广交会上何首乌货紧,报价在10-11元/公斤左右,较往届要高,市场持续走旺。

2、淮山药:本品是一种药食两用佳品,具有改善 循环、防止冠心病和脂肪肝的发生以及增哟机体的消化与吸收功能等作用,还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淮山药及其系列制品市场需求转旺,行情好,前景广。本届会上我货外销5支河南淮山药报价35元/公斤左右,6支淮同药报价31元/公斤左右,较上届回升。业内人士称我国入世后淮同药销范围将扩大,这将成为淮山药出口的好机遇。

3、桔梗:2000年桔梗总产量约3500到3800吨,价格 有所回升,市场统货价格 为5-6元/公斤。价格上升的要原因是不少个体药商囤积了大量桔梗。笔者攻悉,近期市场上桔醒陈货较丰厚,但价位由于货多转缓而降至6-7元/公斤。本届广交会上有韩国客商求购选条鲜桔梗未能如愿,小条桔梗价格在谷底略见反弹,每公斤报价4-4.5元/公斤左右。

4、川芎:咱芎在1995-2001年的6年同任情上下波支,估计到20001年产新后,萁 价位将回复到每公斤 3-4元。1998-1999年间,川芎市价上涨过快过高,药农栽种面积扩大,估计2001年收获面积超过.5万亩,再加上库存可满中2年以上需求。2001年川芎将面临产大于销、供过于求的市场局面。由于新货陈货较多,近来走势疲软,产地价仅为3-3.5元/公斤,市场价现为3.5-4元/公斤。本届广交会上该货有价无市,几乎无人问津。

5、板兰根:据了解,因支年板兰根产地受干旱、低温等自然条件影响,至使板兰根严重减产,产量较正常产量下降了30%。目前市场上板兰根供不就求,价格由前期的2-3元/公斤涨至5元/公斤。另外在PPA事件之后,板兰根用量有所增加。本届会上,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客商对板兰根十分看好,订货量明显增加。

6、冬虫夏草:是我国高原地区野生名贵中药材之一,四川、西藏、青海为早草主产区,近来减产加之国家对早草已明令禁止采挖,故市场是货紧价坚。近日香港的冬早草售价频频调升,销势大热。由于货紧,发展冬早夏草的人工种植和规模化生产一直以来是难以攻破的难题。产膛久,日本福岛县的铃木制作所向这一难题发起了挑战并开始尝试批量生产。目前全球一年对中国的冬虫夏草有80吨的需求,使得该品价格上扬,藏药3000条左右统货15500元,2000条虫草王要价21000元左右。但由于本品出口需要濒铖证,外贸企业表示,办证手续相当杂,人为造成冬虫夏草无法按正常外贸渠道出口。外商发货,常亲自到国内用人民币成交,造成了外汇的损失。本届会上冬虫夏草外销稳中偏软,东南来客商询盘颇殷,外光彩报价在1300-1400美元/公斤左右徘徊。

7、杭菊:又名白菊,去年9-11月新产时,主产地浙江桐乡年总产量400万公斤,比前年的600万公斤减少近三分之一。而该品处总需求量约为500万公斤,供不就求使其市偶像上升。今年3月份,杭菊持续走快,有客商的厂家在河北安国药市大批量购货囤积;河北药商还给河南药厂发去大批陈货,使该品市价升为20元/公斤。今年6月进入夏季量期至今,由于杭菊花除药用外,还可泡茶,作为饮料起到解暑作用,故走势顺畅,除大批量货走动频繁外,小包装零售也很活跃。特别是宾馆、饭店、酒店、茶室购进该品当茶饮;加上饮料厂投料用,厂家多有大批量货购入,使药商多异售,目前市场为杭白菊特级品价18-20港元左右,海外多有订单,主要全现在香港客商需求上。

8、全蝎:是我国出口的重要药材这一,用途广,国内外需求量大。目前人工养殖业尚未形成规模,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直高居不下。目前市场价500-600元左右,较前期上涨了10%左右。本届广交会上外商询价者多,有部分成交,出口价格在600-650元左右。

9、鹿茸:梅花鹿的野生原种已十分罕见,资源几乎全是被人工驯养成家畜的圈养种。主产于中国、俄罗斯、韩鲜半岛和日本。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40多万头的养殖规模。本届广交会上有商家反映国家将鹿茸列入濒危物种后"濒危证"手续繁琐,费用较高,往往延误出口商机。现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