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女离婚不弃瘫夫一家人[图]
秋芬与前夫在一起。
(广州日报记者绿叶通讯员李建华、吴川梅)
这个家不能散
罗秋芬说,结婚多年,夫妻感情不错,看到他这样心里真不好受,况且他全家人都有病,如一走了之,这个家便散了。
她反复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不理他们,我良心上过不去。”
在和平县上陵镇的上陵道班有这么一个不寻常的家庭:丈夫病重,家婆、女儿皆有病在身,微薄的工资、巨额的债务、艰难的生活……苦熬7年后,为不连累妻子,丈夫含泪要求与妻子离婚。
无奈的妻子同意离婚,但她决意要找一个能够和她共同照顾前夫一家人的人做丈夫,很快,一个心地善良的男人走进了这个家庭,和她一道支撑起了这个苦难的家……
病魔笼罩
夫婆女皆患病
成国强是和平县下车镇人,他的妻子罗秋芬是和平县热水镇人,两人当时同在下河道班时认识,于1987年结婚。婚后两人感情非常好,但很快病魔袭击了成国强。1994年,身强力壮的成国强突然得了小脑萎缩的怪病,瘫痪在床。
成国强家人介绍说,光借钱给国强治病就花去10多万元,还欠下了6万多元的债务。而国强的妈妈在1989年患上脑动脉硬化,连家务活也干不了。更不幸的是,成国强的女儿因重感冒造成胸膜积水,每月要花两三百元医药费。
为了不拖累罗秋芬,善良的成国强向她提出了离婚的要求。罗秋芬不肯一走了之,决心离婚不离家。因此,她提出和她结婚的人要和她一起承担起照顾成国强一家的义务。
坚强女子
艰难独撑两个家
2001年,罗秋芬和成国强办了离婚手续。现在的她成了两个家庭的“顶梁柱”,非常辛苦。她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前夫一家。由于前夫和婆婆都丧失了劳动能力,她下班回家还要做饭,小儿子还不满1岁,还需要她的细心照顾。
女儿的生活学习也要关心,尤为不方便的是,她所住的道班二楼宿舍没有卫生间,这对大小便不能自理的成国强来说是个负担,要她帮忙倒屎倒尿……她整天都忙得连轴转。
而成国强在她的照顾下,生活得比较舒服,他每天在二楼的走廊里坐在轮椅上晒晒太阳,回屋看看电视。只要不断药,他的病情就保持稳定。谈起前妻对他的照顾,他就会激动地用含糊不清的语音说:“她人……很好,苦……了她。”
丈夫重义
将妻前夫当兄弟
不久,罗秋芬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叫黄永展的小伙子。他得知了罗秋芬一家的情况后,深为她的深情重义感动,愿意和她一起照顾成国强,不久后两人结婚了。
今年36岁的黄永展也是一个苦孩子,15岁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在家中务农。家庭的贫困使他早早就走上了打工之路。和罗秋芬结婚后,他回到了和平,给私人老板开自卸车,一月工资七八百元左右。
黄永展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把成国强当作是自己的亲兄弟看待,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照顾他:帮他打水洗脸,为他准备药品,有时还要帮他洗澡,闲时陪他聊天。去年听说和平县有个医生的医术比较高明,黄永展把成国强背上4楼的诊所去求医。
当记者问他和罗秋芬结婚后不后悔,他说“不后悔”,因为罗秋芬“人好,懂得体贴人”。他说现在的生活虽然苦点,但还是幸福的。现在罗秋芬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挺高兴的。
人间真情助罗家度难关
这个特殊的困难家庭也引起了和平县公路局的高度关注,他们让成国强病休在家,成国强每次去广州看病时都给报销一半以上的费用。每月发给500元生活费,公路局每月都给成国强报销300元医药费,对他女儿的学费也全包了。
罗秋芬告诉记者,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让黄永展顶成国强的班,让他成为一名道班职工,这样不仅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而且也可以更方便地照顾成国强。
2003.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