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故事:“刚开始做调查时特郁闷,总想哭”
先生回忆:“我当时看了一眼我妻子,她的头一下就低下去了。我在两秒的心脏狂跳后,极力用平静的语气说:‘当然了,爸爸妈妈不交配怎么会有你呢?人和蝴蝶是一样的,交配才能生小孩。’”
当时孩子没有继续往下问,你解答了她这个年纪的疑惑就可以了。
张先生说,很多家长把性教育完全交给学校是错误的。学校要进行,但真正重要的性教育,肯定是在家里。因为孩子的问题会像蝴蝶交尾的联想一样,随时随地出现。而父母是最自然的老师。在家庭里,无论孩子提出什么问题,都不会受到嘲笑或呵斥。
女儿9岁时,当时妈妈不在国内。张先生开始给女儿讲月经是怎么回事。“一般当然是母亲讲,但我有一种意识,这事爸爸一样能讲,如果爸爸不能讲,无形中就给知识设定了禁区。”
“应该说月经的教育是很成功的。”他得意地说,“有一天女儿去卫生间,突然兴奋地大叫,‘爸——我来啦!’女儿一点儿也没有紧张、焦虑、害怕,反倒像迎接某个期待已久的节日一样。我觉得特别欣慰。”
在如何对待孩子初恋的问题上,这位父亲也有着会让不少家长瞠目的态度。
“我认为,初恋不仅是美好的,而且是必需的。”在李先生看来,初恋,就是初步感受到异性的吸引,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必须让孩子知道在和异性的交往中会发生什么,喜悦、兴奋、焦虑、紧张、郁闷,都是必然会产生的情绪。如果你从未让他见识过这些,长大了猛一下遇上,他没有能力鉴别哪些是真的,哪些是泡沫,一段非常浅薄的情感就可能导致他无限投入。
“社会学者周孝正有个说法,在情感上要练童子功,我非常赞同。所以我对所谓的早恋一直抱一种开放的态度,甚至可能还带着一点鼓励。不仅不加禁止,还要和她共享。”有一段,女儿喜欢上了一个男生。张先生开玩笑地和女儿说,什么事这么高兴,是不是交男朋友了?多好的事,还不和老爸分享一下。“孩子看你是这个态度,当然会愿意和你说。”
“难道你不担心,对她有不好的影响,比如学习成绩下降之类?”
“我觉得不会。”他肯定地说,“一个正常的初恋,反倒会让一个人产生完善自己的动力。事实上我没有发现女儿有任何异常,奇装异服啦,不学习啦,都没有。你越放开,孩子自己反而越会控制。越是禁止,就越有吸引力。”
“恐怕一般家长不会这么想吧?”
“那当然,一般家长绝对做不到,不扇你一个巴掌就是好的。可是,这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是符合人性的,到了这个年纪,就会对异性产生兴趣,再正常不过了。你怎么可以去修剪人性呢?你只能让她知道有界限。”
“你认为界限在哪儿?”“不能沉迷。”“怎么能控制?”“你要观察她的情绪变化,经常和她交流,没法事先预计。”
“在你这个年龄发生这样的尝试也是很正常的”
女儿也有情感受挫郁闷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街上溜哒几个小时。这个父亲的态度是:“没什么了不起,无非就是一两个星期的情绪低落,很正常。就要让她自己挺过去,将来她也会遇到。”
“我明确告诉她,初恋是人生最宝贵的情感之一,纯洁,愉悦,非常美好,但这还谈不上是爱情,只是吸引。其实就是希望她能磨出点心灵茧子,提高情感阈值。”
甚至,张先生还给女儿做参谋,给她传授关于男孩心理的经验。目的就是创造一种氛围,让女儿了解,这个话题是可以交流的,没有障碍。“我绝不会强迫,只会劝告,因为任何真正的自律行为都必须内化,内化才能让她自动形成界限。也只有当她把父亲定位为一个可以信赖的角色时,才会听从你的意见。”
在女儿性教育的问题上,也不是一帆风顺。女儿高二时,发生了一场危机。
“回想起来,和当时我们的家里的变故有关,她大概感觉受到了忽视,开始寻找寄托,甚至可能有些报复心理,所以在性的探索上有一些超常的举动。”
那段时间,女儿明显成绩下降。“她的成绩一直排在年级前列,突然出现70分甚至60分。问她,她就说是厌学。”可张先生觉得出了大问题,因为以往的父女交流是没有障碍的。
女儿的日记一向就放在桌上,有带锁的抽屉她也不用。父亲犹豫了很久,打开看了。
“这一看,可把我吓坏了。”日记里记录了一次不成功的性尝试,还提到和一个男生专门去买避孕套,结果在药店两个孩子始终开不了口,磨蹭了个把小时也没买。“有一天早上,我发现她脖子上有个吻痕,她解释说是磕的。我知道这场谈话必须马上进行了。”这位一向自信的父亲一上午在办公室如坐针毡。中午给女儿打电话,让她立刻请假回家。
回家的路上,父亲首先去买了紧急避孕药。回到家,开诚布公:“你脖子上的痕迹不是磕的,这是吻痕,这表明你有过性活动。”
女儿一下愣了,有点害怕。父亲紧接着说:“这没有关系,在你这个年龄发生这样的尝试是很正常的。我今天给你详细讲讲性是怎么回事。”
张先生说,接下来的谈话进行了8个小时,从男女的生理结构到各个年龄段的性心理和生理变化,男孩提出性要求时会用什么样的理由。最后,爸爸告诉女儿,射精射在阴道口,也有怀孕的可能,不过没关系,现在时间还来得及,如果你确实有了性尝试,爸爸已经给你买了药。
“女儿很惊奇,说还有这种药吗?这时候她已经完全信任你了。我还和她讲你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感到受到了忽视,你想用一些其他的事情来冲淡这种感觉,这都很正常。但是你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你真的那么喜欢那个男孩吗?听得她眼泪汪汪的,她自己其实也不明白。”
张先生说:“这次谈话我完全把她当成一个大人,是两个成人之间的平等交流,让她知道,我对她的所有行为都是理解的。她也听得非常投入,有段时间我坐着想下面说什么,她还催我,爸你接着说呀。”
“我认为,性教育,该说的都要说到,但要做好最后一道防线。”他说,既然没有一个家长能保证一定不发生意外,那就要做好最后的准备。比如说,告诉孩子避孕的知识,甚至,家长应该准备好必要的避孕用具。但现在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家长根本不能平等地对待孩子,“对性的好奇是到了这个年纪身体就会出现的自然反应,再正常不过了,只不过作为家长你要引导他,告诉他会有什么后果。”
张先生的观点是,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能说在其他方面你都鼓励孩子探索尝试,经受挫折承受失败,惟独在性上不行,这是不能成立的。但是要告诉他保住底线,不要怀孕,直到他真正能为自己负责的时候。
我意外地听到了这三个完全不同角度的性教育的故事,感叹不已。我相信,如果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像这样的志愿者、老师和父亲越来越多的话,对青少年的成长,真是一件幸事! (记者/冯玥)
来源:南方健康网
2003.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