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河北青年“猝死”派出所,聚焦5大疑惑[图]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河北青年“猝死”派出所,聚焦5大疑惑[图]

今年3月17日发生的孙志刚被收容站人员打死事件至今仍是历历在目,冯思乡老汉将自己儿子的死与这件事联系在一起,认为是“北方版孙志刚事件”。接到电话后,西部时报记者在第一时间进行了采访。然而鉴于利益与角度不同,双方各执一词。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疑惑丛生。

疑惑一:为什么被110带走?

据冯思乡所述,2003年3月7日白天,儿子冯文青曾回家看望他的母亲,并且拿出3000元生活费送给母亲,可是老人疼爱儿子,让冯文青把3000元存起来留作将来结婚之需。

晚上8点,冯文青的女朋友小英(化名)让冯文青去找她,冯文青在路边饭店看到小英同另一个男人一起吃饭,话不投机就与这个男人争吵了起来,房东看到情况不妙,于是拨通了110。此时正在巡逻的是丛东巡防中队110,将冯文青于21:40送到丛东派出所。

然而,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丛东派出所所长杨保华表示,冯文青是和别人发生冲突,用随身带的菜刀砍了别人四刀之后,在逃跑的过程中被正在巡逻的丛东巡防中队110带走的。

究竟冯文青和另一个男士为何争吵,吵了些什么?小英在冯文青死后便离开当地,没有任何联系方式,记者暂时无法找到她。而冯思乡直到现在也不知道那天晚上自己的儿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冯文青的学生证

疑惑二:是学生还是小混混?

冯思乡说的他的儿子冯文青今年27岁,毕业于河北省邯郸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有3年内科学习经验。一年前,他在该校继续深造,攻读本科函授。在这期间,冯文青在邯郸市独立开了一家门诊,以行医为生补贴家用,赡养父母,抚养儿子。

丛东派出所所长杨保华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据我所知,他不是学生。”但据冯文青的姐姐所述,事后冯文青的家人向杨保华询问冯文青怎样去世时,他说:“审讯冯的籍贯及身份时,冯文青告诉我是一名学生。而我带他去洗手回来后,不到几分钟他就不行了。”

在采访冯思乡时,记者请他把冯文青的学生证传真到报社。记者看到传真过来的学生证上明白地写着“邯郸医学高等专科成人教育学生证”,姓名一栏清楚写着“冯文青”,所学专业为临床医学。

疑惑三:心脏病突发还是被打死?

据冯思乡说,冯文青21:40分被送到丛东派出所,22:10分左右去世,次日凌晨4点,被送到邯郸市尸检中心冷藏,中午12点冯思乡被告知儿子死讯,他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情况:“8日早上7时,家人给冯文青打手机要他回家吃饭,没有人接听,中午12时再次打手机,接手机人说:‘你是什么人呀?’,‘他还有家人呀?’(语气十分惊讶)那好吧,你来一趟丛东派出所吧。”他对记者说,好像是丛台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卢志林接的电话。

冯思乡清清楚楚地告诉记者,他以一位60岁老人的人格担保,丛台分局副局长郭保章、丛东派出所所长杨保华曾这样告诉他:“不论是进派出所前还是进派出所后,冯文青身体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但是,老汉看到自己的儿子却是面目痛苦的死去,头部有青紫瘀伤,颅骨中有黄豆大的洞,鲜血不断地向外流淌,拳头紧紧握在一起无法张开。冯思乡看后悲痛欲绝,当场问卢志林说,不说我们孩子得的是心脏病吗,那脑袋怎么会流这么多的血?冯思乡说当时卢志林只是说解释不清。

最后,卢志林将冯文青所带的学生证、电话本和装有3000元现金的皮夹交给了冯思乡。说到这里,冯思乡更加的悲愤:我的孩子带着学生证和电话本,当孩子发生意外时,公安部门怎么不与我们联系,竟使我们连他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更别说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事了。

第一次尸检报告是邯郸市第五医院王永春医师出具给丛东派出所的。冯思乡不相信一向身体健康的儿子心脏有病,丛东派出所刑警大队大队长卢志林草拟了一份二次检查的申请,由冯思乡的家人腾抄。这样,邯郸市检察院技术处理部授权河北医科大学对冯文青的心脏进行了再次检查。2003年5月尸检结果出来:冯文青因外伤剧烈运动,情绪激烈等因素的影响,诱发冠心病急性发作,导致急性心力衰竭死亡,其中还有老汉在“控诉”文章中未提到的80%动脉硬化。

而派出所所长杨保华说:“经过河北省医科大学鉴定,冯文青死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四级’,这是先天性的心脏病。当时由于他过度紧张、恐惧,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而且冯文青只在我们派出所前后也就待了7分钟。当看到他出现不良反应时,我们就直接拨打了120。而不像死者父亲冯思乡所说,冯文青在丛东派出所停留了5个小时,从而耽误了救治时间,导致他死亡。

疑惑四:心脏病能打架吗?

直到现在冯思乡仍被以“原则”、“规定”为由,没能看到尸检报告,哪怕是它的复印件。冯思乡后来请教了一些河北的医学专家,专家说如果如第二次尸检报告所言,那么冯文青就无法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更谈不上与人打架闹事。目前,冯文青的尸体仍旧停在邯郸市尸检中心。

综上所述,冯文青的死有两种医疗鉴定,一种是当地派出所出具的鉴定,认定冯文青的死因是“心源性猝死”;一种是河北医科大学出具的鉴定,认定冯文青的死是“冠心病引发的急性心力衰竭死亡”。而冯文青的父亲冯思乡认为这两种鉴定有着显然的矛盾。果真如此吗?北京市安达心脑病医院的冠心病咨询医生郑医生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郑医生说,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表现的主要症状为心律失常、高血脂、高血压、睡眠不佳以及下肢浮肿等,冠心病人不能进行打斗,不能受惊吓。如果冠心病患者被打会出现猝死。

至于冠心病的死亡几率,郑医生表示这个就很难说了,有的冠心病人活得很好,但有的就突然猝死了,甚至在睡觉的时候就会悄然逝去,这根本就没个定数。一般冠心病如果出现突发症状,一直到死亡所持续的时间也很难确定。

而急性心力衰竭死亡,是有可能由冠心病引发的,据郑医生讲,引发的机率为30%。而急性心力衰竭阴骘的死亡与“心源性猝死”有一定的关系,郑医生说:“这两个差不多,都是心脏衰竭。”

由此看来,关于冯文青死亡所出具的两份鉴定,相互之间大同小异,根本原因都是判定冯文青系心脏衰竭而死,所以,矛盾的焦点就集中在冯文青的心脏衰竭是由何种原因引致的。据丛东派出所的讲法,他们并没有伤害冯文青。排除了这个因素,再根据郑医生的讲解,我们可以了解到,冯文青的死亡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冯文青在派出所没有被打,而是受了刺激心脏病突发致死,这种刺激包括冯文青在进派出所前和进派出所之后所受的两种刺激,因为“冠心病人不能受惊吓”;一种就是冯文青在派出所被打致死。而冯文青的父亲冯思乡一口认定冯文青是在派出所被打致死的主要原因是,他见到冯文青尸身有外伤,在这关键的一点上冯思乡却又拿不出证据,这就是他的尴尬与为难所在。

疑惑五:没有证据怎么办?

现在冯思乡靠卖菜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家里还有一个瘫痪了8年行动不便的老伴,一个仅有6岁的孙子。老汉每天都在为儿子的去世而痛苦,他想为儿子的死讨一个公道。但老汉现在苦于没有留下任何有利的证据,他期望通过媒体让更多的专业人士给他帮助,为他如何打这个官司出谋划策。

悲愤交加的冯思乡表示,也想向法院提出诉讼。但是,他对记者透露的却是更多的无奈:“现在各方面都对我不利,因为我证据不足。”那么,冯思乡应该采用怎样的法律方式来解决呢?记者就此咨询了北京力行律师事务所,该律师所的田律师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以及向上反映并内部解决这3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田律师认为,就冯文青一案,如果冯文青的确在派出所被打,那么,这种打人的行为就是一种国家行为,一种行政行为。这样的话,冯文青从民事或行政的角度都可以提起诉讼,进行索赔,但冯文青最好进行更高一级的死亡鉴定,这样鉴定出来的结果将更权威。如果再次鉴定对冯思乡的诉讼比较有利,取证就更加容易。

然而,就目前的具体形势来看,冯思乡取证较为困难,因为就此案而言,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都需要较多的取证,这样可能会耽误一些时间,有很大的难度,相当不利于冯文青。

据田律师讲,目前冯思乡应该采取较为合理的方式就是向上面反映,比如人大、政府等有关部门,进行内部解决。从程序上来讲,如果是县一级的就向省一级的反映,如果是省一级的就向更高的一级反映。这样的话,就不需要过多的取证,并且不会耽误过多的时间。不过,这样合理也是相对的,因为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都比较麻烦,尤其在取证困难的情况下。

冯思乡心中一直褪不去丧子之痛,要讨回一个他所想要的公道。不过,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丛东派出所所长杨保华也明确表示:“这件事情河北省公安厅调查过,目前已经结案。对于家属的这种诬陷行为,派出所已成为无辜受害者。目前,丛台区政府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这个问题。必要时,会找律师告冯思乡。”

随后,记者还拨打了曾经接管此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