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捐出肾与血,垂危女儿获新生
我国首例父女肾脏与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手术,日前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获得成功,这是该院专家在器官移植中应用人工诱导免疫耐受防止排异反应的一次大胆实践。
器官移植成功的最大障碍,是受体的排异反应和移植物的抗宿主反应。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通常不得不终生服用环孢素等抗排异药物。而长期服用环孢素类药会使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以致感染、肝肾中毒、糖尿病、高血压和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严重影响生存质量。且环孢素类药物价格昂贵,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难以承受。为解决这一难题,郑州市三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王志余和血液科副主任医师赵晓武等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和进行大量动物实验和尸体解剖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活体肾脏与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的方案。这个方案的理论依据是,国外大量实验发现,给接受肾或其它器官移植的患者输入供脏器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使之在患者体内存活,供体细胞可与受体(患者)细胞形成一种“嵌合体”。这种“嵌合体”可导致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发生识别“错误”,不再攻击和排斥移植的器官,从而可以在不需长期使用环孢素的情况下,使移植器官长期存活。
患者罗某今年27岁,于4年前患“慢性肾衰”,近来病情加重。她的父亲为挽救女儿的生命,决定献出一个自己健康的肾脏。经过严格细致的检查、检验,该院决定对这对父女实施肾脏与造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手术。
手术分两步进行。4月5日,首先进行了肾脏移植手术,把父亲的左肾移植到女儿体内。4月15日,把早已准备好的父亲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进女儿体内。两项手术均顺利完成。
200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