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三“20”容易得肺癌敬请早早戒烟
【背景资料】
●据统计资料,本市男性肺癌的发病率,已占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女性也已由过去的第三位上升至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肺癌已成本市男、女性因患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第二位病因。
●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我国肺癌的发病率继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上升一倍多之后,近10年里,城市和农村又分别上升了29.38%和47.73%,目前肺癌已成我国危害最大的癌症。
●肺癌的严重性还在于,较难早期发现。平时,当我们听到某人被诊断患上肺癌时,病人最大的困扰是此病已发生一段时间,甚至可能转移至其它部位而难以治愈。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疾病成因】
讲到肺癌,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吸烟。经过全世界近30年的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和大量的病例分析,已公认吸烟是引起肺癌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吸烟导致肺癌,要远离肺癌就一定要戒烟。但每当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总会有少数人会认为医生在危言耸听,不屑一顾,有的甚至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下面,让我们来剖析一下平时最常见的两种论调,看看到底有没有科学性。
A观点:不吸烟的人也会患肺癌,所以肺癌和吸烟无关
“某某某患上肺癌了。”听到这样的消息,常有人会跟着问上一句:“他吸烟吗?”听到肯定的回答,大家会叹惜一声:“早些时间戒烟就好了,现在可惜了”;但如果回答不吸烟,一些人,特别是一些“老烟枪”,立刻抓住“把柄”,振振有辞:“瞧,不吸烟也会患上肺癌!香烟和癌没什么关系。”似乎为自己吸烟找到了充分的理由。
怎么看待、分析这一现象?我们首先认为吸烟会致癌。现在的流行病学和科学实验已相继证明,吸烟会诱发肺癌。研究人员对美国、英国、加拿大3个国家100 万以上的人群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对比观察。结果表明,肺癌的发病率,吸烟者为不吸烟者的10.8 倍;肺癌的年死亡率,不吸烟者为12.8 /10 万;每天吸烟10支以下者为95.2 /10 万;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为235.4 /10 万,比不吸烟者高18.4 倍。研究者分析了香烟中1500 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其中不少化学物质既可以是致癌的启动剂,又可以是致癌的促进剂。美国科学家已发现,烟草中的致癌物质可导致肺癌基因的突变。正是因为这种认识,近20 -30 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陆续开展戒烟运动,并收到了肺癌发生率趋势下降的效果。
很多人虽然自己不吸烟,但家里有人吸烟,或经常出席宴席,参加娱乐活动,常与吸烟的人聚在一起,关在一间小房子里。这种人吸二手烟,与吸一手烟有“异曲同工”之不良作用。我们也不否认,引发肺癌的原因还有环境污染、营养饮食等。但是,与吸烟相比,环境、饮食因素的作用要小得多。因此,虽然肺癌不一定和吸烟完全划上等号,但两者犹如亲兄弟,密不可分。记住,只要你吸烟,吸得越多,时间越长,就在一步一步地走近肺癌,影响生命健康。
B观点:戒烟后得了肺癌,所以烟不能戒
“你看,某人吸烟吸了几十年一直蛮好,没有什么,现在年纪大了,倒想出来要戒烟,结果烟是戒了,人却生了肺癌。吸了这么多年的香烟,体内已经形成了平衡,现在硬要去改变。平衡一破坏,那当然要生病了!”听此话,好像说此话的人还颇懂得一些阴阳平衡、养生之道似的。但我们有一个疑问:到底是戒烟引发了患肺癌,还是由于几十年的吸烟史引发了肺癌?
看一下香烟的发展史,我们就知道,香烟的危害性不是马上就显现出来的。最早英国人在1881 年制成香烟。因吸用方便,以后传至欧洲各国,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二战期间,吸烟风大盛,连美军食品盒中也备有香烟,使吸烟传播更广。直到1950 年,距离香烟流行70年,在英国肺癌发病率急剧上升,以及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发病率也相继上升后,大家才开始怀疑吸烟与肺癌可能有关。以后各国纷纷进行研究和大规模的前瞻性人群调查,结论颇为近似:吸烟致癌,而且致癌的可能性与吸烟时间长短、吸烟多少密切关系。开始吸烟年龄越小、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患肺癌的危险性越大。
吸烟的危害有一定的“隐蔽性”,同样的,戒烟的好处也要慢慢才能显现出来的。对戒烟的追踪随访表明,戒烟5年后,肺癌发病率开始下降,到了15年后,才与不吸烟者发病率相仿。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坚持戒烟确实是有好处的。有些人戒了烟后患上肺癌,不是戒烟戒坏了,而是几十年的烟龄日积月累,终于从量变发展到了质变。上海曾对戒烟人群作过调查,发现有相当比例的人是因为“不舒服”才戒烟的。
正在吸烟的青少年应该敲响警钟了!青少年朋友,你们正在发育时期,肺组织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对致癌物质更敏感,今后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更大。虽现在吸烟还看不出有什么伤害,但若干年后,其致癌的危害性就会显示出来。你们可要小心啊!
三个“20”
【高危人群】
哪些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呢?我们要记住三个“20”,吸烟20年以上的,20岁以下开始吸烟的,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三个“20”里,只要有一条,都非常容易得上肺癌。此外,有的人习惯一支接一支抽,一根香烟短到不能再短才扔掉,还有的人吸的时候非常深,大部分烟都吸入了肺部,还有的人有慢性支气管炎,仍然“坚持”吸烟,这些行为都是非常有害的。
【防癌三环节】
戒烟,越早越好
第一个环节当然还是戒烟。关于戒烟的必要性,已经说了这么多了,这里我还想强调三句话,第一句是任何时候戒都不晚,第二句是香烟越早戒越好,第三句是戒烟必须彻底坚持。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者对90万人进行了研究,发现40岁以前戒烟的,其患肺癌风险远远低于40岁以后戒烟的。40岁以前戒烟者在戒烟20年后,与55岁以后才戒烟的同龄人相比,其肺癌死亡率只有后者的一半。该研究负责人哈尔彭教授说:“年龄愈轻,机体愈能有效地修复因吸烟引起的损害,而戒烟愈早,机体需要修复时间愈短,损害愈少。所以说,戒烟愈早,获益愈大。”
但即使年过50岁才戒烟,其肺癌死亡率与同龄的继续吸烟者比较,还会减少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到了60岁才戒烟,情况如何?结果表明,肺癌死亡率仍大大低于继续吸烟者。总之,戒烟有百利而无害,就像老话说的,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而老烟枪们,也不要以年龄大了为理由,拒绝戒烟。不管你年龄多大,只要有戒烟的想法,我们都会积极鼓励,而不泼冷水。
饮食,多摄三类食物
讲到饮食,人们常以为只与胃肠道肿瘤有关。其实,饮食与肺癌也有关系。美国医学家曾列出25种最易致癌的危险因素,其中就提出肺癌至少与三类食物摄入过低有关:缺少新鲜水果和蔬菜、低硒的饮食以及豆类的摄入不足。
为什么要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原因在维生素上——维生素A会延缓细胞角化,防止细胞发育障碍、癌变;维生素C,则能阻断体内、外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促进体内干扰素的合成;另外,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它能削弱致癌物对人体的损害,抑制致癌物的游离基团形成。因此,美国专家建议,每天食用5份以上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他所说的1份,包括半杯熟的或生的水果和蔬菜、一杯生的带叶蔬菜、一块中等大小的新鲜水果或170 克水果汁、菜汁。当然,这份菜单是对美国国民说的。中美两国的国情、饮食结构不一样,我们可以有我们自己的饮食方法和饮食量。
说到硒,大家可能很陌生。其实世界卫生组织在上世纪80年代就宣布,硒与肿瘤细胞具有强亲和力,可以阻断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使它因能量枯竭而凋亡。医学研究也表明,肿瘤患者体内血硒含量比正常人低3~6 倍。食物中,大蒜、海产品、谷物、蘑菇、芝麻、芦笋、蛋类等含硒比较多。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过量的硒会让人中毒,应每天不超过300 微克。
此外,大豆中至少含有5种物质具有防癌功效,促进人体造血,营养神经,既可减慢老化、增强脑力、提高肝脏的解毒功能,又能降低血脂、解除疲劳、预防癌症。可以说是益处多多。
环境,少些空气污染
肺癌的发病原因还有一个是大气污染,这里就强调了一个生活环境的问题。应该看到,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本市人均居住面积增长了60%,煤气普及率增长了近30%,市区绿化覆盖率也逐年增长,机动车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接近100%,市民的生活环境已有了较大的改善。在市政府为市民创造条件,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我们市民也应该增强一点环境意识,既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自己。
比方说,有些家庭主妇在烧菜的时候,有油煎、炸、炒的习惯,常常把油熬得很热。要知道,油煎、炸、炒可造成空气中致癌物苯并芘含量急剧增高。又如,有些市民有打牌、玩麻将的爱好,夏天,常常在路边打牌,打到兴致上来时,全然不顾马路上汽车,尤其是助动车废气对他们的影响。玩麻将的,四个搭档中,难免有人吸烟。他们常常关在一间房间里,到了夏天和冬天,开上空调,紧闭门窗。他们全然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