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韩国生物技术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韩国生物技术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005.07.08

1、讲策略,分步走

韩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以“务实应用”为基本策略、兼顾抢占战略制高点的过程。这一点从其“三步走”的发展路径中可见一斑:

第一步是鼓励并支持对已有技术成果的应用,支持成熟技术的产业化,同时支持新技术例如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支持有能力的研究机构对政府指定的一些重点技术领域进行开发研究;

第二步是鼓励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产品强化本国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拓展应用领域。这一阶段开始有选择性地集中支持部分研究机构对有前景、有战略意义的部分生物技术进行自主研究与应用开发;

第三步是鼓励原始创新,并通过原始创新积累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这一阶段继续加大对有发展前景的技术领域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时进一步加强技术成果的转化。通过第三步,韩国将逐步增强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实力,并在某些技术领域确立国际领先地位。此次韩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突破可以说是第三步的成果。

韩国生物技术的这一发展策略与国家总体科技战略的“从引进消化吸收模式逐步转向自主创新模式”发展规划是一致的。

目前韩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基本是处于第三步的初级阶段。从1999年开始,韩国政府有意识地在国家层面上选择有发展前景的战略技术重点,实施了一系列大型研究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在生物技术领域实施的大型研究计划主要有:(见上表)

2、搭平台,建网络

韩国引导生物技术的发展以营造环境为主旨,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是优化环境。改善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和孵化环境,建设包括研究机构群、人才队伍在内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并通过完善生物技术发展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相关预算法案的落实,提高支持体系的运作效率。另外还注意提高公众对生物技术产业重要性的认知度。

第二是搭建平台。一是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平台,另一个是对现有的区域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整合,形成有机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或者说以国家骨干专门研究机构为中心,建设国内生物技术协作研究网络。同时韩国积极对国际发展形势做出快速反应,包括及时调整产业分类体系、完善生物技术与产品开发相关的标准制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第三是构建立体化的创新架构。在该架构内,通过研究机构间的竞争与合作最大程度地激发原始研究潜力,鼓励人员流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外资投入。尤其是韩国为摆脱本国资源不足的制约,将构筑全球联合研究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策略。1985年韩国出台“国际联合研究计划”,开始对各种双边合作研究给予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到2004年已经资助了1896个国际化合作研究项目。此外,吸引外国来韩设立研究机构,举办国际座谈会、学术会;通过国际合作获取海外生物资源;推动以韩国为主体的国际生物技术合作研究活动;增强公立研究机构的灵活性,吸引、利用尖端领域的海外科学技术人员;在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设立生物风险企业等,都是韩国积极利用国际资源的有益举措。

3、强大的政府意志,抹不去的政府痕迹

作为一项产业化前景明朗、但需首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突破的新技术而言,政府的有效介入和科学引导是相当必要的,政府的这种引导还有利于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韩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看,政府在这一新技术的发展中起了相当关键的引导作用,并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强大的支持,可以说,韩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有非常强的“政府意志”在里面。政府审时度势、科学选择重点,并且干预有力。韩国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能力在汽车产业、网络游戏产业方面都已明证。

韩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有非常深的“政府背景”,且不说负责引导与调控的科技部、工商能源部、健康福利部等七个部委在制定计划、出台政策、投入资金等方面的作用,单单是生物技术相关的中介机构也都与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生物技术产业协会和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协会隶属于工商能源部,生物技术研究协会隶属于科技部等等。这些中介机构上联政府、下联研究机构、企业与投资机构,作为节点,联结出了一个集科研、投资、产业化、政策于一体的生物技术发展网络。

在这一网络中,政府出于最高能级,其政策导向往往对技术产出具有重大的影响。例如从2005年1月1日起,韩国政府允许科学家进行以治疗不育等症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但是涉及人类生殖细胞的商业交易仍在严格禁止之列。此次汉城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SCRC)的科学家在干细胞领域的重大突破,与此不无关系,况且该中心获得了政府为期10年、总金额达0.75亿美元的研究经费支持。

上海情报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