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跨国制药公司战略调整新动向及对中国的影响之三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跨国制药公司战略调整新动向及对中国的影响之三

2005.06.13

非专利药不再单纯是仿制药公司的机遇

供稿人:王静波

非专利药一度是印度、中国、包括欧美等向来以仿制药物见长的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的制药公司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NAS、NCE产出数量的逐年见低,和旗下大量原创新药的专利保护到期,一向主要专注于原始创新的跨国公司也“坐不住”了,非专利药市场这一日益长大的大蛋糕,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入分切行列。

从2003年开始,大量专利药专利保护到期,非专利药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全球非专利药市场规模从1998年的271.8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433.6亿美元,近两年其销售额的年增幅都超过20%,而同期全球药品总销售额的增速为8%左右。到2008年,全球非专利药的市场规模将超过800亿美元。几乎每个跨国制药巨头麾下都有2-5个专利药将转为非专利药。FDA审批的非专利药数量一直在增加,2003年批准上市的非专利药共有349个,这样的上市速度是专利药所无法想象和企及的。

面对新药开发资金压力、风险压力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率下降、入不敷出的形势,资金投入低、安全风险小的非专利药理所当然地进入了跨国公司的视野,并很快被纳入其全球化战略,出手并购非专利药公司成为跨国公司进军非专利药市场最便捷的第一策略选择——

2002年,当时排名第三的非专利药生产企业——美国雅来制药成功收购广州佛山康宝顺药业,借此进入中国的非专利药市场;

2003年,素来在新药开发领域长袖善舞的辉瑞公司购并了在非专利药开发和市场占有上具优势的法玛西亚公司,因此涉足非专利药市场;

2004年1月,当时世界最大的非专利药公司TEVA收购以制造生物基因药品而闻名的世界第九大非专利药公司Sicor;

2004年7月,拜耳斥资23.8亿欧元一气收购了罗氏大众药品部。

2005年2月21日,诺华公司收购了德国第二非专利药生产商赫素公司(Hexal)的全部股份及其美国附属公司Eonlabs 66.7%的股份,交易总额约87亿美元。收购的两家公司被整合到诺华的非专利药公司“山德士(Sandoz)”旗下。这并不是诺华在非专利药领域的第一次收购:2003年,诺华斥资8.76亿美元收购了斯洛文尼亚的大型非专利药公司LEK;2004年又收购了加拿大和丹麦的两家非专利药公司Sabex和Durascan。

频频收购的结果是:诺华坐上了世界非专利药的头把交椅。2005年2月28日,诺华明确提出:不久将通过收购兼并中国制药企业的方法促使山德士及其非专利药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非专利药“老大”诺华制药公司正在重组山道士制药公司,包括更换CEO,以质量、服务、成本为导向,这些举措都将使山道士制药公司的财务业绩有所改善。

值得一提的事,目前世界非专利名药物市场正面临价格压力和所谓“授权仿制药”的压力。仿制药,特别授权仿制药将对印度等后起国家的仿制药生产及销售产生很大的影响。

稿件来源:上海情报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