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灵长目动物的克隆可能不会成功
本报讯(亦农 编译):一项新研究认为,因为分裂的细胞不能有效地分配它的遗传物质,克隆灵长目动物的努力会受到根本性的限制。科学家在克隆非人类灵长目动物的尝试中很少取得成功,研究表明问题可能出现在形成细胞结构的纺锤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自我复制,沿纺锤体排列,这样有助于拉住细胞的另一部分。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Calvin Simerly和同事将多种恒河猴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细胞中。尽管细胞分裂依然在进行,但是纺锤体集合所需的关键蛋白质却消失了。纺锤体的排列因此杂乱无章,染色体无法恰当排列成行,结果胚胎没有得到正确的染色体数目。当一些胚胎被移植到代替母亲体内时,没有出现怀孕结果。研究人员说,相比较其它哺乳类动物的生殖,灵长目动物的生殖对纺锤体集合有更严格的分子方面的要求。
科学网
200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