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国新药价值几何——浅谈医药技术价格的评估方法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中国新药价值几何——浅谈医药技术价格的评估方法

2000年5月11日,康赛德“桂参止痛合剂”新药技术以3亿元人民币底价进行拍卖,给我国医药制造、研发领域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此后,“奇圣胶囊”、“人单克隆血浆代用品”、“热毒平胶囊”等新药技术均标出上亿元人民币的转让价格;一类新药“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II期临床批文的技术转让价超过了7000万元。我国医药技术价格从20世纪90年代初数十万元、百万元上升到目前上千万元,甚至超亿元。在短短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为何医药技术成果价格上升得如此之快?技术成果价格的构成是什么?影响技术价格的因素有哪些?技术价格到底应该如何评估?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当今技术交易的成功率。

无形商品的有形价值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已将技术纳入商品的范畴,所以技术和其他商品一样,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在技术交易中,根据技术转让或技术许可合同约定,技术受让方愿意向技术供方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为技术价格。与有形商品不同的是,技术价格形成的基础是技术本身特殊的使用价值。技术价格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开发成本、交易成本、税收和预期利润。

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技术价格评估方法有以下三种。

——重置成本法,指运用现实费用标准,参考历史成本,重新研制开发一项技术所需的费用。包括研制成本、交易成本、占用资金利润、风险分摊成本和对机会成本补偿。此方法评估的结果通常为技术商品价格的下限。

——市场价格法,指将被评估技术与近期相似已交易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以后者的既知交易价格为基础,根据本次技术交易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正,得出被评技术最可能实现的价格。此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实用易行。

——现值收益法,即通过一种适当的还原利率,将被评技术预期产生的未来效益折算成现值(折现)的评估方法。此方法集中考虑了技术被应用后所能带来的收益能力,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最有效的评估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对技术价格的评估不应简单套用上述某一种方法,而应该加以综合利用。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医药技术价格的评估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对处于早期临床前研究阶段或距离工业化应用较远的医药技术,用“重置成本法”比照市场价格法来确定;对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或已取得新药证书、生产工艺比较成熟的医药技术,用“现值收益法”比照成本和市场价格法来评定。

技术价格的校正因素

影响技术价格的因素很多,在实际工作中对评估出的技术价格加以调整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四方面的因素:

——技术自身状况。如某项新药技术的平均开发成本、成熟程度、法律状态(临床批件、新药证书,专利证书)、技术生命周期,转让状况、技术壁垒或垄断程度等。

——技术交易条件。包括交易方式(所有权转让、合作开发、专利许可、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技术使用费支付办法等。

——技术转让的社会与市场环境。如《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等的颁布实施;技术市场中同类技术、可替代技术的供求状况等。

——技术转让主体状况。包括技术买方接受技术的能力、经济实力、技术发展需求;技术转让方预期的收益水平;技术双方代表谈判的经验和能力等。

技术价格评估是技术交易中最敏感、最复杂的环节,也是影响技术交易成败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医药技术交易尚未建立完整、系统的价格行情体系,筹建中的“中国医药技术交易联盟”正着手制定有关技术交易规则、信用制度、价格评估指标、交易价格行情指数等,以促进医药技术进行合理交易。

中国医药报

200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