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对全国各地出现平价药店的思考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对全国各地出现平价药店的思考

最近,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平价药店、药品超市,十点利、五点利等促销手段,在社会各界、药品零售业产生了巨大反响,对平价药店的提出和做法,业内人士颇有不同的见解和认识,概括起来有:

一、对平价药店的定位问题。事实上,凡是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不超过国家制定的最高零售价和批零差率,都是允许的,都是合法的经营者。平价药店的提出,无非是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和媒体的抄作,以达到扩大影响,实现购买力转移的目的,但一个企业仅仅凭借媒体的操作、社会的轰动效应来取得自身的利益,其结果是难以持久的。

二、药品是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特殊商品,具有较强时效性、不可替化性。这种特殊性的内涵,是不能完全用价位来体现的。如果一味追求价格大战,搞恶性折扣让利,将使一些投入大、品牌好、质量优的产品难以在低价位的竞争中赢得优势,无奈地退出市场,必将导致在平价药店柜台上供应的药品质量下降,杂牌品种有增无减,甚至伪劣药品进入市场,让老百姓吃上了"不放心药"。这与医药行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是相悖的。

三、平价药店提出的促销口号,如中西药品降价40%,中药饮片降价45%,十点利、五点利等,在客观上给国家、社会、病患者提供了被扭曲了的信号,对医药行业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而对平价药店本身也将带来难以摆脱的困境。据浙江省医药商业协会调查,目前全省零售药店平均毛利率为23%-25%之间,而费用率为17%-20%之间,净利大体上在5%左右,由此说明,平价药店会带有某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甚至价格欺诈行为。

四、市场经济的基本定律,是追求利润,创造利润,这是零售业谋取生存与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医药产业也是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的生命产业,应该保持一定的合法利润空间,如果超越了利润的边界,搞恶性折扣让利,其结果只能是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定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企业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鉴于药品的特殊性,在通常情况下,药品价格只能是刺激生产,而不能刺激需求。药品并不是日用百货,也不是副食品,有病才去买药,无病即使再便宜,老百姓也不会去买。而平价药店的动机,无非是通过大幅度、大面积的降价,以达到搞跨对手为目的,实现现有购买力的大转移。这样单赢的思维却暴露了自身不可弥补的缺陷,激发了竞争对手的竞争意识,采取了有效的竞争手段来对待挑战者。历史的经验值得借鉴,自称为新中国第一纳税人的三株医药集团惨遭失败后,总裁吴炳新发表了一份白皮书。他在白皮书中说"企业的根本利益是什么,是利润,可惜的是三株虽然认识到了利润的价值,却错误地选择了一种竭泽而渔的实现方式,以一个极端的、冷酷的、狂热的功利主义者,采取了对竞争对手无情的打击和带有阴谋色彩的颠覆,结果导致自身的困境,又冲击了中国保健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我国加入WTO对零售业无疑是严峻的挑战,全面提高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谋取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国家药品监督部门,为确保药品质量,加决实施GSP的步伐,提高零售企业市场准入的技术平台和管理平台,严格执行药师的配置要求,对药品实行分类管理。所有的一切都将提高零售企业的经营成本。如果零售药店一味追求价格大战,不能保持合理的利益空间,企业只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七、零售市场仅仅是医药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约占18%-20%的市场份额。零售业的价格大战必然对批发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医疗单位产生连锁反应。尤其是国家物价主管部门将会根据平价药店提供的被扭曲的价格信息,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对药品批发、生产企业、医疗单位将会带来致命的伤害。

中国医药网

200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