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新社通讯:壮医学体系在崛起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中新社通讯:壮医学体系在崛起

中新社南宁三月十九日电(作者方慧玲):壮医学体系在崛起

两千多年前,壮族先民就懂得医术,但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却没能像藏族、蒙古族一样形成较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如今,经过广西科研人员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壮医学诞生了,引来传统医学界专家的瞩目。

壮医学诞生了

早春二月,来自全国的十多位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权威专家会聚南宁,通过了一项名为《壮医理论发掘整理与临床实验研究》科研成果的鉴定。专家认为,源远流长的壮医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成为名副其实的“壮医学”,该课题的开创性、艰巨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据称,借壮医学诞生的契机,广西自治区壮医医院也正在筹建中。壮医理论研究表明,壮医的阴阳为本、三气同步、毒虚致病等学说已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壮医有许多独特的诊疗方法,不仅灵验而且简便、价廉,对许多常见病有很好的疗效。“目诊”更堪称壮医一绝,已列入国家民族医药重点建设项目。

壮族过去没有本民族的通行文字,壮医理论更多的是以口耳相传、师徒授受的方式在民间世代流传。为此,十多年来科研人员历尽艰辛,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大量收集壮医医技验方的口碑活资料,并从浩如烟海的汉文古代文献中去捞取、筛选点滴,通过现代的生物生化临床实验,最终上升为医学理论。

一九八五年,以发掘整理和研究提高壮医药为主攻方向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成立,在广西地方政府的关怀下,大规模的民间医药古籍普查整理工作在全区开展。一九九八年到二000年,作为壮医理论体系主要载体的《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两本“姐妹篇”专著相继问世,成为壮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神奇的壮医药

记者曾亲眼目睹壮医“目诊”的神奇。目诊专家黄老五看病只用两样“秘密武器”——特制放大镜和小手电,在为一位妇女看病时,他用小手电在病人眼睛上蜻蜓点水般地照了几下,便说:“你有输卵管炎和浅表性胃炎。”妇女称她确有这两种病。原来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睛也能诊断全身疾病。

当然,壮医中的绝活远远不止目诊。“药线点炙”只需一条线、一盏灯,就能治疗畏寒、发烧、麻木等等病症,见效快还很省钱,该疗法已在全国三百多家医疗机构推广使用并逐步走向世界;壮医把草药装在袋里佩挂身上,竟也能防治很多常见病。另外,壮医的针挑、火针、熏洗、鼻饮、刮痧等诊疗方法,无一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悠久的壮医药对广西医药业发展功不可没。广西拥有中草药物种资源达七千六百多种,在全国排名第二,而已被利用的一千多种中药材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壮医药开发的。

壮医要再上一层楼

中国入世和国际上回归传统、崇尚自然的潮流,为民族传统医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现代医学模式已经转变,未病先防成为二十一世纪卫生保健的新时尚,而民族医药强调对人体的整体调节特色,恰好在这些方面展示出无比的优势;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发展传统医药作为今后世界卫生保健事业的目标之一。这些都为壮医发展创造了广阔前景。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所长庞声航认为,壮医在实际医疗服务中越来越显示出较强的发展势头,为此广西应抓住西部开发机遇,进一步加强壮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发展有竞争力的壮医药特色产业。

摘自:《中国新闻网》

200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