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他汀类药物市场潜力巨大发展迅速
2005.07.2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因营养缺乏而患病的几率已明显下降,但是在高蛋白、高脂肪及高糖分食品摄取量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人们的身体健康正在经历着营养结构失衡的挑战,高血脂症群体正在急剧扩大,从而带动了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市场持续增长。近几年调血脂治疗药约占心血管用药市场的份额约为6.9%~8.5%左右,2004年全国调血脂市场已超过了30亿元,其中他汀类药物已占据其1/3。
调脂用药医院市场“步步高”
2004年全国16城市样本医院用药总金额比2003年上升了27.58%,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高峰,心血管药物仍然是增长最快的类别之一,并再创新高,增长率达到了32.42%。
据统计,迄今为止,全球开发和在研的他汀类药物已有12个品种,2004年在我国销售的他汀类调血脂药物主要是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健、氟伐他汀五大品种,所占的医院心血管用药整体份额比上一年增长了1个百分点,已达5%左右。
据医院调血脂用药联网监控数据表明,2004年16城市样本医院调血脂用药总金额为19981.95万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35.13%,从而在心血管用药中占据了6.18%见表1,他汀类药物是调血脂类药物旗下备受瞩目的品种,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而相比之下,贝特类、烟酸类、胆酸螯合剂及多饱和脂肪酸类调血脂药已呈下降的势头。
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被誉为“调脂年”,实际上是在近年来市场上才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反应。从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用药分析,2004年下半年他汀类药品比上半年增长了17.85%,与2003年全年同比增长幅度较大,用药金额已上升了45.05%,2004年城市样本医院调血脂药用量已近1亿片,其中他汀类药物占据了44.21%。
在他汀类制剂市场中占有率较高的是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这3个品种来源于国内企业、三资企业等,是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而氟伐他汀制剂产品在一定范围内仍受到保护,因此,竞争局面一时难以形成,而洛伐他汀在原料药市场上占据了上风,而其制剂产品在样本医院市场中较小。
阿托伐他汀市场的两颗砝码
阿托伐他汀片在是保护期内的新药品种,在国内医院处方市场由国产药、进口药构成,商品名“阿乐”、“立普妥”分别由北京红惠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经销。
阿托伐他汀为最新合成药物,医学界公认比天然微生物发酵、半合成的他汀类药物好,患者使用时,起始剂量即有优异的调脂达标率。自从2000年阿托伐他汀逐步投放市场后,经过几年的开发,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4年上半年在国内样本医院调脂用药市场以12.98%的占有率名列第二,是仅次于辛伐他汀的药物。
2004年在重点城市样本医院阿托伐他汀用药的增长率已超过了65%,第一次进入销售前200位畅销药品行列中,名列第183位。2005年一季度销售数据显示,增长率又比上一年四季度有了较大增长,正在以大幅增加的速率逐渐吞噬着国内调血脂药物的市场。
阿托伐他汀作为全球最畅销药物之一,在世界调血脂药品市场上的占有率为55%,而在国内2004年调血脂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了17%。国产品阿乐以主攻国内高、中端市场为目标,已经进入角色,成为国产调血脂药品中的一支生力军。尤其是自2004年该品进入医保目录后,进一步带动了市场的提升,在成都、武汉、郑州、杭州、广州的占有率不断上升,在重点城市样本医院中用药数量占全部阿托伐他汀片剂市场的1/4。
阿托伐他汀在国内2004年总体市场约在2.5~3亿元左右,广州已成为销售额领先的地区,其次为杭州地区,其中大连辉瑞攻占阿托伐他汀的高端市场,立普妥平均销售价比阿乐高35%,因此在国内样本医院用药金额中占据了81.4%的份额。除此之外,在我国获准上市的进口阿托伐他汀片还有德国派德戴维斯公司的产品。目前可以说是阿乐、立普妥双品霸市,但是在立普妥的专利保护期终止后,必将出现群雄逐鹿的市场局面。
日前,由中国质量协会组织的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评选活动落幕。经严格评审,东阿阿胶入围并受到表彰。
据了解,“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是授予学习和实践卓越绩效模式,并取得突出的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一种荣誉。卓越绩效模式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评价要求,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7个方面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定期评价。据悉,此次全国共有109家企业入选。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