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长春市医药工业半年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46%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长春市医药工业半年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46%

作者:杨宝迪

2005.07.27

今年上半年,全市医药工业实现产值27.9亿元,同比增长126.8%,已完成长春市年度目标的77%;实现利润1.74亿元,同比增长346%。这是记者25日从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办公室了解到的。

据统计,至6月底,全市医药工业实现产值27.9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2.3亿元增长126.8%;工业销售产值实现19.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8.8亿元增长120.3%;产品销售率74.6%,同比增长4.6个百分点;销售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85.3%;工业实现利润1.74亿元,比上年同期的0.39亿元增长346%;实现利税2.18亿元,同比增长190%;出口交货值达2291万元,同比增长676.6%。

据市医药产业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医药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产销规模、经济效益均比去年同期有显著增长。前6个月各项指标实现大幅攀升,一是去年同期生物医药企业销售状况普遍不好,生物制品价格大幅下跌,同比基数较低,而今年目前未出现这些不利因素;二是去年同期部分医药企业忙于GMP改造和认证,生产不正常或停产。至去年底多数医药企业已基本完成GMP认证,今年全力以赴生产,开工企业由去年的57户上升到今年的74户;三是从去年11月开始,大成公司的药用变性淀粉纳入医药产业统计项目,新增了1户规模以上统计企业。

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到110户,在全国35种疫苗产品中,长春高新区就占24种;在全国获准生产的18种基因工程药物中,长春高新区就有6种。

企业如何成为创新的主体?在科技部大力推动的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长春高新区的一大批科技企业走出了一条条给人启迪的创新之路。

在药品进入临床前投资办企业

吉林省汇鑫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是长春高新区的一家重点在孵企业,公司研发的“抗白内障活性肽药物”是世界首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创新药物。该项目源于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在国际知名肽类药物专家、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李惟教授的主持下,“抗白内障活性肽”终于在4年前研制成功。

恰逢此时,一直从事药物经营的企业家王会堂由于深感自己专业知识缺乏,便师从李惟教授,攻读医药领域的博士学位。当他听说导师已经研制出治疗白内障的新药“抗白内障活性肽”,由于没有资金,这项基础研究长达8年的成果只能以获奖、发表文章而告结束时,便毅然决定投资兴办公司,继续开发转化这个新药。

王会堂博士说,他接手时就需要花钱来测试药理,企业投了一些钱,现在所有的技术工作都已做完。但临床前试验还需70多万元。这时,长春高新区把公司列为重点孵化企业,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并帮助汇鑫生物制药公司申报了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小额资助,获得了国家和省里的60万元无偿资助。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支持给了他们信心,知识分子更需要社会的认可,这个项目不能产业化是社会的损失。如今,再有10个月左右,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创新药物就可能进入临床试验。

王会堂认为,科学家与企业家之间缺少交流,彼此之间有不小的鸿沟。实际上,科学家既需要企业家,企业家也需要科学家,中间需要既懂经营也懂科技的专家来链接,长春高新区的工作恰好起到了这种桥梁作用。

以市场潜在需求为产品研发导向

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金鹰智谷集团董事长程德龙认为企业创新关键是企业决策者和技术开发人员要有市场观念。

程德龙董事长经常给他的员工灌输市场观念,他将一些有关市场的格言警句贴在公司的墙壁上,目的是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强烈的市场意识。金鹰公司每年走向市场的项目至少有两三个。他们很少抓舆论关注的、大家都议论的热点,而是抓具有潜在市场需求的项目。比如他们正在研发的农村信息交易管理系统和煤炭安全管理系统,已逐渐成为市场热点。在确定研发方向后,他们就与长春市的大学和院所进行联合攻关,将与产品相关的技术进行集成。这样,他们的新产品既含有最新的科技成果,又符合市场需求,而且上市快。

程德龙认为,企业不是搞顶端技术开发的,对于企业来说,关键是市场的速度,而不是技术的速度。企业真正用到的光电技术尖端的并不多,关键是集成组合。以光电技术为例,有些正在研究中的光电技术,如果等其完全成熟,再开发新产品,要等好几年。但市场要求企业几个月就出产品。金鹰智谷公司自己做的就是光电子产品的软件部分,其他就是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

以成果转让为主业的科研型企业

今年初,吉林天药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吉林省第一家经过国家GLP认证的民营高科技企业。GLP认证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管理认证,是新药开发的基础。在医药企业创新普遍不足的今天,一个民营企业为什么会走在科研院所的前面?

吉林天药科技有限公司是2001年创立的。当时,来自吉林通化的民营投资者李玉奇想找一个好的项目进行投资。原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药新药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药理学教授王本祥通过竞标承担了国家科技部攻关计划项目,筹建“国家科技部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因资金匮乏,王本祥教授将目光转向民营资本。双方因偶然的机会接触后,李玉奇立即对王本祥教授的科研成果及创新思路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联合几位投资人投资1千余万元,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新药研究中心整体改制,王本祥教授等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成立了以中药现代化为主攻方向的吉林天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天药公司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模式,成为吉林省中药创新的样板企业。公司每年出让专利获得的收入已占主导地位,并为持续研发提供了资金保证。

在自主创新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深化产学研结合?长春高新区的创新型企业给出了答案:在创新中突出企业这个主体。长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志民说:在科技创新的具体工作中,我们的眼睛一直盯在企业上。要产业化就必须企业化,我们关注能够诞生企业的技术、产品和项目,只有以企业为承载主体,通过企业的运作,技术和产品、项目才能实现市场化;科学技术只有通过企业这个载体,才能面向市场,进入市场。2002年,长春高新区跻身于全国首批国家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2004年,在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高新区发展评价报告中,长春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由几年前的22位上升到全国第4位。有人说,经过多年的积累,长春高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飞跃。以上这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轨迹正是这飞跃的缩影。

长春市政府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昨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7月6日,长春市政府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按照协议,长春市将积极支持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在长进行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对其在长春市实施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7月6日的仪式上,该院院士夏咸柱、研究员郭宁被聘请为长春市生物医药产业科技顾问。

据悉,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将为长春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长春市转让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领域的科技成果,积极支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双方还在加强科技信息交流方面达成一致,长春市向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本市企业技术需求信息,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向长春市发布科技成果信息。目前,双方同意成立合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长春市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领导共同担任。

据悉,今年6月,长春市已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