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QS认证净化食品市场[图]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QS认证净化食品市场[图]

2005.07.07

7月1日早晨,联华超市兰溪路店。张师傅像往常一样打开了刚刚从联华总部送来的装满了速冻火腿肉的箱子,他仔细地清点了数量,查看了生产日期,并将小包的火腿肉放置在冷冻柜台中,随后在本子上做了记录。突然,张师傅好像想起了什么,他急切地拿起一小包肉,翻看着包装。当看到包装上,印着一个蓝色Q字中间裹着一个白色的S,张师傅放心地将肉放会了回去。他回头对记者说:“这就是QS标志。从今天开始,没有这个标志的肉,我们是不能收的。”

10类食品需QS强制认证

7月1日,对中国的十类食品企业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从这一天起,如果企业的产品上没有张师傅所说的QS标志,就不能进入超市、商场,企业也将退出食品行业。这10类食品分别是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和膨化食品。

QS的中文名为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源于2003年7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施行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旨在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具体举措。早在2004年1月1日,我国就首先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麦粉、酱油和醋五类食品行业中实行该项制度。国家质监总局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全部完成28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没有通过QS认证的产品一律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此次,10类食品的QS强制认证是计划中的第二批食品。

超市做好准备

在超市,记者看到多数十类食品都有了QS标志,但仍有部分没有,在不同类食品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相比而言,存放时间短、销售量大的冷饮、乳制品、肉制品类食品的QS认证实施更为到位。这些种类的产品生产日期一般在今年的5、6月,甚至是几天前。它们几乎都有QS标志。而罐头、饮料这类保质期长的产品情况要差得多。有些饮料是在今年的3、4月生产,有些罐头的生产日期甚至是去年底,但都是在保质期内。这些产品有部分没有QS标志。

联华超市兰溪路店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规定,对于生产日期在7月1日前、保质期内、无QS认证的食品依然可以销售,但从7月1日开始,超市将对收到的食品做严格的QS标志检查。联华超市的产品是从配送中心过来的,其中有很多库存的食品是7月1日前生产的,没有QS标志。但只要在保质期内,食品应该是安全的。”

在家乐福武宁路店的情况也差不多。一位巢姓经理告诉记者,目前超市的十类食品大都具有QS标志,而第一批要求QS认证的5类食品则都有QS标志。对于那些没有QS标志的食品,超市将拒绝接收。

多数消费者尚不知情

与超市的关注相比,许多消费者却对QS认证不甚了解。在联华超市,记者向一对正在挑选牛奶的青年夫妇询问是否知道QS标志,他们摇头表示“不知道”。

在家乐福超市的冷饮柜台前,记者又询问了一位老年顾客,他说:“没注意什么QS标志,挑食品只要那些牌子响、信誉好的产品,质量才有保障。”在记者向他解释什么是QS后,老伯表示,这样做很好,以后要多看看包装上的标志,决不买没QS的食品。在记者随后询问的几位顾客中也没有人表示了解QS认证和标志。

令记者想不到的是,有些推销印有OS标志食品的人员却不知道QS为何物。在某品牌食用油的销售柜台前,一位中年的推销员向记者表示不了解包装上的QS是什么,她很疑惑的问记者:“我们的食用油一直有这个标记的,应该是质量保证吧。”

第三方认证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无疑成为最近的热门话题。在日前的一次上海市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焦阳表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行业协会和专家建议、市民自我保护、第三方认证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几个重要组成。

有关专家认为,QS认证就是一个很好的第三方认证,由质监局认定企业的食品生产资质,就是在食品生产环节把好质量关。QS认证也限制了那些管理混乱、生产环境不佳的作坊式食品企业,净化了食品行业。

记者从市质监局的网站了解到,在6月2日前,上海总共有458家15类食品行业企业具有QS标志。多数知名企业早在去年就已经申请了QS认证。

相关链接:

QS是食品“质量安全”(QualitySafety)的英文缩写,带有QS标志的产品就代表着经过国家的批准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强制性的检验,合格且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QS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没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QS标志由企业自行印制,可以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规定的式样放大或者缩小,但不得变形、变色。(记者 耿挺)

上海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