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2003年中国医药经济十大热点报道之药市图变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2003年中国医药经济十大热点报道之药市图变

——面对现代物流、资本的冲击,传统中药材市场正日益陷入边缘化的困境

12月15日上午,中国(亳州)上海雷允上中药饮片厂奠基仪式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九里工业园区举行。该中药饮片厂是今年下半年安徽(上海)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推介会上亳州市推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芍花堂药业有限公司与上海雷允上中药饮片厂共同出资筹建,总投资1.2亿元。 这对于亳州来说是一件大事,这是亳州中药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亳州市委书记邵国荷等领导专程前往祝贺,对此项目寄予厚望。 经历央视曝光阵痛后的亳州目前正在变革图存。然而不仅仅是亳州,江西樟树、成都荷花池、河北安国等传统药材市场都面临着生存困境。

亳州的“中药城”战略

据介绍,“曝光事件”发生后,亳州市委、市政府对市场进行了大力整改,并对中药材交易中心实行了公司化改革,以根本解决多头管理、多头收费、无人负责的问题。 按照亳州市制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就是公司化改革;第二步是构建中药产业化体系,全面实施GAP、GMP、GSP,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发展;第三步是推进中药现代化。亳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健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我们正在转变传统药材市场的观念,着力打造中药现代化产业链,今后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亳州将不仅是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和集散地,而且是一座现代化的中药城。” 亳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但是现有的10多家药厂中没有一家是全国知名的药厂,以商贸流通为主的药业对亳州财政的贡献十分有限。药业要成为亳州的支柱产业,必须在深加工上取得突破。然而该市长期以来只是个县级市,2000年才升格为地级市,在财政投入和民间资本方面都显得捉襟见肘,亳州市委、市政府为此对招商引资相当重视。去年底,亳州开发区和中辰国际集团公司合作,建立了安徽亳州(国际)中药生物高科技园区。今年又实施“三步走”战略,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据了解,亳州刚刚引进的中国(亳州)上海雷允上中药饮片厂项目将分为三期工程进行建设,一期工程按照GMP标准进行建设;二期工程是联合南京中医药大学,建设科研中心、GAP基地以进行提取和制药;三期工程建设物流配送中心。

突破药市旧有模式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张洪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药现代化必须先在质量控制方面实现标准化,中药产品的标准化首先要求原料即药材的标准化。随着GAP的实施,不少中药生产厂家和大的集团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和货源基地,对中药材市场的依赖程度日趋降低。此外,一些大型医药集团甚至还建立起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和大型连锁店,这些物流配送中心的货源直接来自GAP种植基地和其他道地药材产区,并通过庞大的连锁网络直接进入销售终端,这势必抢占中药材专业市场的份额。而且,传统的中药材市场在计划经济时期的交易靠的是“人流带物流”,现在的信息、交通发达,出现了连锁经营和集中统一配送等新的形式,旧的经营模式已明显不适。亳州市正试图通过改革来摆脱困境。 同样的难题困扰着樟树、荷花池等中药材市场。从这些地方举办的全国药材交易会传出的信息显示,客商呈逐年减少之势。参会客商普遍认为这种趋势早在5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信息沟通越来越方便,签订购销合同再也不必像以前那样大多依赖药交会来实现;而且,从保证质量的角度考虑,企业也更倾向于从原产地采购原料。张洪魁认为这是对传统药市的又一挑战。按照规定,中药材市场只能专营中药材,不准经营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其他药品,这样难以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中药材市场对客户的吸引力又进一步降低。 如今,药市的客户越来越集中在小企业和农村,衰败的迹象挡也挡不住。为寻求出路,传统药市纷纷突破旧有模式,向市场化和规范化接轨。河北安国药市投资5000多万元,全力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向药材交易所的方向转变。成都荷花池药市则组建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向正规的饮片和成药中心谋求发展。 而亳州、樟树等“药都”的转型更成为当地政府考虑的焦点问题。樟树扶持药材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与亳州“中药城”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地政府也希望通过引进外来资金,将药业做大做强。另外,樟树在引资中还充分发挥了药材信息集中地的优势,转战医药物流。每年进出江西的药材有20亿~30亿元,樟树作为江西中药材集散地,发展物流的潜力非常大。广东康力医药(樟树)物流有限公司看中的正是这一点。该公司计划往樟树投进1.2亿元,首期的3000万元已于今年10月投了进去。

在忧思与希望中变革 变革无疑是艰难的。亳州、樟树的引资任务都颇为艰巨。这些位于中小城市的“药都”,一直难以发展大规模的药企,有其历史、地域等多方面的原因。亳州的开发区已设立40年,一直希望能够吸引到像哈药这样知名的药厂来投资,却未能如愿。 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则从另一层面遭遇了变革的阻力。荷花池的主管单位、成都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几年前就曾规划,将荷花池建成符合标准的中药材仓储基地,具备提供食宿、运输、仓储、通讯、结算等多种功能,逐步建立商务中心和电子信息交易系统,实现网上交易等。但是沉重的历史包袱和体制之弊使他们的美好愿望落空。“中药通”电子商务(中国)有限公司在荷花池市场设立了办事处,但两年来仍处在培育市场的阶段,原因是没有办法让经营户在短期内改善经营模式。据悉,药市的管理人员中,高中以上学历的不足20%,大专以上的就更少,基本上都是由原来征地后安置下来的农民组成,要他们接受信息化的电子商务实在不易。 传统药市该如何摆脱困境?张洪魁指出,虽然有的中药企业建立了自己的GAP药材种植基地,但最多只能满足本企业的主要药材供应,不可能全部满足实际生产中需要的多种药材,药市可以从这方面相应变革。还有,药市具有长期以来形成的中药材集散地优势,如何进一步发挥市场的辐射作用,使之成为大规模的“物流配送中心”,也值得思考。(记者丁琛金丰杰)

2003.12.29

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