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医疗市场谁夺第一杯羹
深读指引:“欢迎中国的中产患者到新加坡就诊”、“在国内治疗困难的癌症患者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快速转诊美国顶级癌症中心”……相继传出的信息表明,一个要求有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先进设施与优质服务的中产医疗市场已经在中国出现,敏锐的国外医疗机构已经盯上了中国的高收入阶层。
中国入世及CEPA的签订,将使中国开放医疗市场的步伐加快,中国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世界一流外资医院的服务。面对新兴中产医疗市场的需求,一些国内的大医院也开始提高服务意识,星级就诊环境、人性化关怀和服务措施陆续推出,但是在医疗技术及相关服务上,国内医院与国外仍有相当差距。
1、新举措:到国外看病去
许先生是一家中型私企的创办人,40多岁的他正是功成名就的时候,却被检出患上了淋巴癌,许先生在国内到处求诊,但效果不佳,病情一天天恶化。医生告诉他,淋巴癌的治疗方面,国内水平不及国际,而且一些先进的治疗药物或临床新药也无法在国内市场上买到,如果能及时到国外先进医院就医,是可以有较好疗效的。许太太一听,立刻表示希望转院到国外大医院去试验新药和治疗方法。
但是,由于转诊国外的程序相当繁琐,医院还在尽力与国外治疗机构联系的时候,许先生就因病情恶化抱憾离世。
许先生这样遗憾告别人世的病人并不是个别。一些触觉敏锐的医院立刻发现,应该与国外医院紧密联手,为这部分人提供相应服务。这个主意与一样看好中国中产医疗市场的国外医疗机构不谋而合。
癌症患者可转诊美国
9月26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美国一流癌症中心——美国安德森(M.D.Anderson)癌症中心正式结为姊妹医院。
按照双方的协议,在国内治疗困难的癌症患者可在中大肿瘤中心推荐下,到安德森癌症中心找到联系好的专家就诊,患者的签证、交通、接诊和翻译均可由医院提供。同样,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患者也可转院到中大肿瘤中心就医。同一天,上海一家医院也与安德森癌症中心签订了类似的协议。
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曾益新介绍,肿瘤中心的癌症患者如果需要得到转诊美国的服务,只需要填写一份简单的病情介绍书,包括病人的年龄、性别、家庭状况、起病时间及病史和检查治疗情况,由肿瘤中心发往安德森癌症中心。
而安德森癌症中心院长Mednelsohn.John则表示,最多经过5个工作日,美国方面就会给予是否赴美的回复,并与中方共同研究出最佳治疗方案。联系美国医生、签证、交通、翻译等事宜,患者均不用担心,将全部由安德森癌症中心负责办理。美国癌症患者如果需要到中国就诊,中大肿瘤中心也可提供对等服务。曾益新明确表示,这一项目主要是针对企业主和高级管理人员等收入比较高的人群,从目前来看,其市场还比较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新加坡“保健旅游”吸引中国中产者
引人注目的是,新加坡政府近日也向各国媒体公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国际医疗计划”:到2012年,每年吸引100万的国际患者到新加坡就诊,旅游收益将达30亿新元(折合人民币140多亿元)。中国被列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市场。
新加坡卫生部代部长和财政部的高级政务部长许文远更是明确表示,欢迎中国的中产患者到新加坡就诊。新加坡旅游局官员称,新加坡拥有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拥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可提供一系列齐全的医疗服务,从基本的到高级的医疗手术,如活肝移植和联体分割等。去年,前往新加坡求医的国际病人有20万以上(比前年增长了11.5%),旅游收益达4.5亿新元。
据悉,目前,新加坡与中国正在商谈向中国市场推出休闲保健旅游配套的合作计划。这个新的旅游配套,除了包含了平时普通的旅游项目之外,还包含了身体检查配套。届时,旅游者不但可以饱览花园城市的秀色,而且可以借此机会进行一次高档次的身体检查。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无论是“转诊美国”,还是“旅游体检”,对于工薪阶层来说,花费都是令人咋舌的。据透露,在安德森癌症中心治疗费用比国内要高上8至10倍。
而在新加坡,从已知的一些门诊手术的费用来看,价格也要比国内高出数倍。所以,两项服务项目的负责人均表示,这些服务的针对人群是收入较高的中产阶层。
2、赴国外就医的三大理由:技术、药物与服务
“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你会考虑赴国外就医吗?”记者用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20名市民的随机调查。
结果发现,有13名市民都表示“会考虑”,其中9名表示是由于国外可以享受到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买到最好的治疗药物,只有4名称还有“国外医疗服务不错”这一理由。
而一位认为“国外医疗机构环境、服务好”的新加坡受访者BRUCE则谈到了他的亲身经历——
七年前他就来到中国工作,时常往返于北京、广州两地。刚到中国时,由于水土不服腹泻不止,在身边同事的推荐下,他来到广州当时最好的一家医院看病:
“墙都是灰灰的,往下掉皮,光线也暗暗的。门诊大厅里挤满了人,挂号、看病、划价、交费,取药,到哪儿都要排队。我肚子痛得不行,但也得等着,有时候有张长椅坐一会儿,有时候只能站着。厕所也很脏,就一张薄薄的木门掩着,里面全是水,还有很重的尿臊味。门口的导诊老护士基本上不会帮上多少忙,陪着笑脸问一句到哪儿划价,她也就是面无表情地拿手指朝左手边虚戳了几下。”
时隔七年,说起那次看病经历,BRUCE仍然忍不住皱眉头。后来,他就尽量不去医院,小病自己买药搞掂,再不行就回新加坡看病。
3、外资医院落户中国提供高档服务
其实,国外医疗机构早就注意到了中国中产阶层这个市场的出现。
近年来,外资医院已开始迅速抢滩北京:
北京国际医疗中心、北京国际救援中心、和睦家医院、北京香港国际医务诊所……一家家原来鲜为人知的中外合资、合作的医疗机构纷纷扩大规模、对国人开放。
24小时全方位服务
患者对于这些外资医疗机构来说,不仅是求诊的病号,更是顾客。所以,他们着意营造家庭气氛、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医疗理念:
更关注客人就诊时是否感到轻松、愉快,强调病人拥有绝对的知情权、选择权、隐私权,同时由于实行了一年365天、一星期7天、一天24小时的全方位服务,患者随时随地都可以和自己的医生保持联系,真正拥有了“私家医生”。
“创办和睦家医院,初衷是要在中国建一个母亲不害怕、父亲有凳子坐的医院。”目前在京城已经名声在外的和睦家医院创办者李碧菁曾这样对人说。
一位曾在和睦家生产的女士这样描述这家医院:
“地板是柔和的藕荷色,墙上点缀着可爱的壁挂和绿色植物;病房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宝宝在父母怀里欢乐的照片,后来有人告诉我,那全是在这里出生的宝宝。进产房的时候我有点紧张,也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医生说,产房是有房门和软帘双重屏障,绝对不会被室外的人看到;产房里的手术用操作台、医疗器械都收在木橱柜里面,也不像我想像中那么可怕。产房的浴间特别大,我那时候身体都很臃肿了,也不觉得挤迫。漂亮的婴儿床摆放在我的床边,伸手就可以碰到;我生的时候,医生们鼓励我丈夫在一旁陪着我,他握着我的手不停说“加油”!我痛极了,可是又很想笑一笑。迎着孩子出生的方向有一面可转动的大镜子,看到儿子出生的一刹那,我一下子就忍不住哭了…… ”
像这样的医院,收费也绝不大众化,医生的诊金往往高于普通医院10倍左右。以和睦家医院为例,病人看一次病的诊疗费大约在500元人民币左右,而顺产一个婴儿则需要约5万元人民币,价格水平仅比美国同类医疗机构稍低一点。
我国“洋医院”约200家
据了解,北京目前共有25家中外合资、合作的“洋医院”。这些机构成立之初的目的是服务于来华工作、生活、旅游的外籍人士,因此主要坐落于京城的高档酒店、写字楼、使馆区等地。而现在,国人就诊数在各个“洋医院”占到了就诊量的1/3以上。
据北京市卫生局一位官员介绍,所谓的“洋医院”,实际上是中外合资、合作的医疗机构,我国目前还不允许国外投资者独资办医院。目前我国境内的“洋医院”、“洋诊所”不少于200家。随着中国加入WTO,众多的海外投资者纷纷看好中国庞大的医疗市场。
4、国内医院推出高级病房满足中产需求
事实上,一部分市民和来穗的外国及港澳台人士对医疗服务上的高要求并没有被广州各家医院忽略。也许已感受到来自国际医疗机构的竞争,几年前,不少医院就相继推出少量“高级病房”。
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几家医院,发现价格不菲的“高级病房”非常抢手,入住率基本达到100%,一般都需提前预约。
据介绍,住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