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拒大豆疫霉菌于国门之外,新型检疫检测技术快速准确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拒大豆疫霉菌于国门之外,新型检疫检测技术快速准确

据科技日报:9月17日,一批大豆摆进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虫害监测与治理实验室。这些来自南美洲外型饱满、色泽鲜亮的大豆在专用的试剂和基因扩增仪面前,露出了真面目——大豆疫霉菌——我国对外公布的A1类(最高危害等级)入境植物检疫对象。

大豆疫霉菌侵染大豆引起的疫霉根腐病,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病害。目前世界20余个大豆主产国均发现该病,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由于大豆疫霉菌卵孢子能在土壤中生存5—6年,因此进口大豆中夹带的土壤成为大豆疫霉菌主要传播媒介。这种严峻的形势要求我国尽快建立一套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

目前我国检疫系统采用的是叶碟诱捕技术,检测方法需15—20天,不适合检疫检验快速、准确的要求。南京农业大学从2001年起进行大豆疫霉病菌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并列入863计划。科研人员经过两年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创了分子检测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在5个小时内从带菌土壤中准确检测到活的卵孢子,灵敏度达到0.2卵孢子/克土样,比目前海关使用的检疫技术灵敏度提高了50—100倍以上。研究人员对来自美国和我国不同地区的32株大豆疫霉菌株进行了检测,准确率为100%。

科技部网

200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