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冠状病毒无关之“西维来司钠”
摘自《生物医药世界》:国内终于报出第一个治疗SARS的新药——西维来司钠(Sivelestat Sodium),该药不像α-2b干扰素和干扰素ω以冠状病毒为攻击目标,而是以SARS引起的肺部损伤为治疗对象。
据了解,该产品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的,在5月7日向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提出申请,受到广泛关注,而由于该产品符合进入快速审批的新药的要求,SDFA很快将其列入快速审批通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审评,对其安全性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充分考察,结果认为该产品基本达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临床前药物研究要求,符合所有法定的审批工作程序。到了5月17日,该药被批准该药进入临床试验,同时被要求继续完善有关药学与毒理学研究工作。目前,医科院药物所正在根据SFDA的要求,正与临床研究医院探讨如何选择适当的患者进行试验性治疗。
医科院的西维来司钠是第三个通过SFDA的“绿色通道”获准进临床的抗SARS药
这次申报的西维来司钠是一种化学药品注射剂,用于治疗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蛋白酶所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据生物医药世界向SFDA了解,目前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的同类药物仅此一个。
另据报道,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的干扰素ω作为仅有的两个通过SFDA的预防SARS的药物,已经在近日转让给西南药业。医学科学院是否也像军事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那样,把西维来司钠转让给企业呢?人们拭目以待。
相关背景
国外已经获得正式生产批文的西维来司钠产品是日本小野制药株式会社(Ono Pharmaceutical)研制的西维来司他(sivelestat sodium hydrate,ONO-5046,Elaspol),该产品于2002年4月11日在日本获得生产许可,而日本、南韩和台湾以外所有国家的开发、生产及销售权则转让给礼来公司(Eli Lilly)。目前,礼来公司在美国和欧洲开展西维来司他Ⅱ期临床试验。
不知道西维来司钠从获批上临床到中重度患者试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奋斗在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抗SARS药物研发前线的集团军,是否也像《雷霆伞兵》的兄弟连一样,可以偷空享受一下热腾腾的食物和热水澡,因为三周的连续奋战,紧张程度一定不亚于50多年前的诺曼底战场。
几经展转,生物医药世界终于与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陈晓光教授取得联系,了解到“第一个”被S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治疗SARS的药物——西维来司钠,以及它背后的兄弟连的故事。
医学科学院抗非典药物研发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就在那些在“注射剂”与“喷雾剂”之间玩偷换概念游戏的众多干扰素厂家在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三令五申下,不得不灰溜溜写检查的时候,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下称“药物所”)的集团军经过三个星期的连续奋战,已经把西维来司钠的原料合成、制剂配方、药物毒理、极限毒性、过敏性、报批材料、质量控制甚至初步的工艺路线探索都做完了。
熟悉新药申请的人都知道,新药进入临床的材料审批需要3-6个月,而药物所为什么能在短短三周之内就完成一个新药的研制和审批呢?
此前,外间一直猜测西维来司钠恰好是药物所一直在研究的药,而且赶上SARS恰好到了申报临床的阶段,或是原来的适应症与SARS的症状相似,在SARS爆发后开发新的适应症而已。而陈晓光教授告诉生物医药世界,西维来司钠的研制确实是SARS爆发之后才开始的。科学家们针对SARS的症状,把经验与文献检索工作结合起来,很快发现一个去年在日本上市的新药——西维来司钠(相关报道见本网站5月20日产品风雷榜)的适应症与SARS的症状相似,可用于治疗急性肺损伤,立即就提出了课题。
据介绍,主持该项目的是冯文华、吴松、刘玉玲三位研究员,他们三位在药物所是每年都能研制出好几个新药的大户,在新药研发上都非常有经验。在研发资金上,药物所总共投入大约为几十万元。
即使作为一个仿制项目,在三周时间内完成研发与临床申请仍然不得不说是SARS创造的奇迹,因为在SARS造成的非常时期,各方的非常举措都发挥的巨大作用。
据透露,从科研人员提出课题的那天开始,西维来司钠研发和审批的每一步都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和防“非典”指挥部的密切关注与大力支持,在每一环节上都得到优先照顾,所以节省了很多时间。
另一方面,药物所改变传统观念,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打破原来的课题组责任制,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在各个环节都投入足够的资金,而具体执行的科研、后勤人员都24小时随叫随到,相互之间发挥了极好的合作精神。
陈晓光教授介绍说:目前西维来司钠的化合物本身在我国还没有申请专利,而制剂和工艺路线则受到专利保护,所以将来药物所会研究生产新剂型的新的工艺路线,并在可以保护的项目上提出专利申请。
至于临床试验,将由协和医院牵头,在中日友好、地坛、佑安、宣武5家医院进行,以中重度SARS患者为对象,按照SFDA对新药临床试验的标准,选取100对中重度SARS患者参与临床试验。
至于将来产业化的问题,陈晓光教授表示,西维来司钠在上临床前已经转让给哈尔滨圣泰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圣泰公司)。虽然技术转让因SARS而加快已在生物医药世界的意料之中,但非一般的快速还是令人惊讶。
SFDA为抗非典药物研发开启了快速审批之门
此次转让是科技部给牵的线,圣泰公司虽然不是大公司,但是该公司的信誉和风度给药物所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对于这次技术转让,陈晓光教授还透露了其中的一段花絮:在北京的SARS疫情正严重的时候,为了表示诚意,圣泰公司董事长专门从哈尔滨坐飞机到北京,双方从草拟协议到签字只用了半个晚上,但签完字之后已经是午夜12点,圣泰公司董事长满城找旅馆都找不到,直到凌晨两点多才在王府酒店找到了住处。
还有故事
据陈晓光教授介绍,药物所目前还在研制其他一些抗SARS的药物,包括一些中药提取物、新一代抗生素,其中有一个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中药提取物已经做完各种谱的研究,慢性毒性、药代、药学评价等研究还在计划之中,抗病毒检测将被送到外单位进行,主要是针对急性肺损伤进行动物试验和体内试验。此外,还有三个分别用于抗炎、解热、镇咳的药物,其中在抗炎与镇咳方面分别与吲哚美辛(50mg/kg体重)、可待因(12mg/kg体重)进行了比较实验,均取得理想效果。
由于SARS病毒与抗艾滋病毒都是RNA病毒,香港有科研人员曾提出用抗艾滋病药物及“鸡尾酒”疗法的概念来治疗SARS。药物所从这个提法受到启发,将来可能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 (《中国生物信息》)
2003.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