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蛋白质定位地址签
地址写错了,信就不会寄到:细胞内蛋白质上的“地址”若是出了差错,麻烦可就大了。美国科学家甘特·布洛贝尔就是因为发现了蛋白质内控制蛋白质在细胞内传输和定位的信号——“地址签”而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形形色色的蛋白质怎么会区分自己和“别人”呢?它们又如何“知道”各自的任务呢?相信我们中的每一位都曾经有过认错人的尴尬经历,也曾在工作在生活中不经意在犯过或大或小的错误。我们具有高智能的人类尚且如此,更何况大分子蛋白质呢?难道,蛋白质真的具有比人类还高的智能吗?
这一问题早就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注意,甘特·布洛贝尔就是其中的一位。在70年代,布洛贝尔博士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发现,在每个蛋白质分子上都有一个内部信号——由氨基酸链组成的“地址签”,这就好比我们写在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和收信人地址,按照这个地址邮递员才能准确地将信送达目的地。
蛋白质分子上的氨基酸链所起的就是这个作用。不同的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连成氨基酸链,氨基酸的每一种排列组合方式都是一条特定的信号,也就是一个特定的“地址”,是它保证了蛋白质能准确地在细胞内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正是基于这一定位,蛋白质才能进一步完成所担负的不同的任务。
甘特·布洛贝尔博士的发现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尤其对医学和现代细胞生物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揭示了人类一些遗传疾病正是由于蛋白质的内部信号“地址签”与传输机制出现问题而造成的,因为蛋白质的“地址签”如果不能使蛋白质在细胞内准确定位,细胞就无法实现它的正常功能。这一发现为人类探索治疗这些遗传性疾病的途径开创了广阔前景。布洛贝尔的发现还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因为在酵母、植物和动物的细胞中也发现了同样的动作机制。现年63岁的布洛贝尔博士是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家。他生于德国,毕业于前西德的图宾根大学。从1978年起,他先后荣获过大大小小共13个国际科学奖。
华商报
1999.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