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报告称我国在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一定成果
新华网杭州10月26日电(张奇志 朱立毅):一份在此间公开的权威报告称,中国已经开发成功21种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在世界上销售额排名前10位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中,中国已能生产8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在其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他刚刚参加了杭州西湖博览会有关生物医药论坛并发表了这一报告。
他在报告中说,目前中国在以下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正在从实验室研究向产业化转化,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已初具规模;人工血液代用品即将进入临床研究;体细胞克隆和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B型血友病、恶性肿瘤、梗塞性外周血管等6个基因治疗方案已进入了临床疗效研究;纳米技术开始应用于医药研究;肿瘤免疫治疗、抗血管治疗、组织工程、生物芯片和干细胞等技术上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重要进展。
另有专家指出,虽然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取得一些喜人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太少,使得研发能力很差;上下游技术脱节,成果转化率低等。
鉴于这些问题,专家们建议,应发挥社会各方面投资新药的积极性,多渠道增加医药生物技术投入,包括部门和地方政府资金、科技贷款、股票市场、海外基金等。同时还应积极培育风险资本市场,鼓励建立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基金。
摘自:《中国生物信息》
200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