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西南医院找到与端粒酶相关的结构蛋白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西南医院找到与端粒酶相关的结构蛋白

有望为增龄性疾病研究开辟新途径

本报讯(廖定国 冯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内分泌科陈兵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六种与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相互作用的蛋白,这一成果有望为增龄性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开辟新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增龄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患病率逐渐上升,这些疾病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随着衰老而发病率增加。近年来,端粒酶的发现和端粒学说的提出,使有关衰老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重复序列,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被认为是细胞寿命的“计数器”,端粒通过催化复制端粒延长细胞寿命。但迄今为止,端粒的结构仍未完全明了,端粒酶的调控机制也不清楚,使目前端粒—端粒酶的研究成果尚无法大规模用于临床。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技术探索项目的资助下,陈兵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经过两年攻关,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最新的酵母双杂交技术克隆与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相互作用的编码基因,首次发现了六种与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相互作用的蛋白。无论这些蛋白是端粒的调控因子抑或是端粒酶的固有成分,都有望为增龄性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据悉,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些蛋白在端粒—端粒酶系统中的具体功能,陈兵教授主持的“一组自行发现的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相互作用蛋白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课题今年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项研究的成功将极大丰富和发展端粒—端粒酶学说,对防治衰老相关性疾病和制备体外永生化生物活性替代细胞以及细胞移植(如生物人工肝细胞、胰岛细胞移植)将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