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农大家蚕基因序列研究世界居前测序破10万条
本报重庆10月14日电(通讯员王治奇 记者夏桂廉):今天从西南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蚕桑重点实验室家蚕基因组研究EST测序工作已突破10万条大关,从中获得非重复基因3万多个,这些数据全部覆盖了其他国家该项研究的所有数据,使该校一举成为世界上拥有家蚕和鳞翅目昆虫基因序列最多的研究基地。
9月30日至10月6日,在日本筑波举行的鳞翅目基因组第一届国际工作会议上,西南农业大学研究人员宣布这一消息后,引起了来自美、法、日、韩等10多个国家100余名与会代表的震惊。日本代表立即建议同中方连夜讨论合作研究事宜,其他国家代表也纷纷表示愿同中国合作,并希望中国尽快向国际社会公布数据,以供使用。
开展家蚕基因组研究,对用生物方法改造传统的茧丝业、通过技术手段消灭农业害虫等有重大意义。因此,英国、美国、日本、法国、韩国等都投巨资,以家蚕全基因测序为突破口,开展家蚕基因组研究,特别在家蚕基因表达标签(EST)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是最终解密所有家蚕基因的重要基础和必由之路。目前国外机构最多分析EST数据3.5万个,从中获得非重复基因6000余个。
西南农业大学蚕桑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中科院人类基因组北方中心密切合作,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该校校长向仲怀教授的带领下,利用学校积累的世界规模最大的家蚕(鳞翅目昆虫)基因库,长期开展蚕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基因工程、育种等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摘自:《科技之光》
200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