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段骨缺损有望利用组织工程修复
据《科学时报》(潘锋 冯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李起鸿教授,日前成功运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了缺损幅度超过骨原长度20%的大节段骨缺损,标志着我国在组织工程临床应用性研究领域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因创伤、肿瘤或先天性疾病等造成的骨缺损占各种骨科疾患的很大比例,而以往常规的修复方法是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移植或带血管骨移植,但这些方法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克服上述难题,西南医院骨科利用生物体自身骨髓,经过体外培养及定向成骨诱导分化,再种植到高孔隙率的可吸收支架材料上,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人造骨组织”,然后再将其移植到动物体内,完成修复大段骨缺损。经组织学切片、微循环造影等多项检测证明,置入的“人造骨组织”与正常骨组织相同,形成了正常的骨骼结构和系统,微血管血液循环丰富,骨髓腔完全再通。
据李起鸿教授介绍,大段人造骨缺损修复在动物实验中的成功,意味着这一技术进入临床已为期不远。通过组织工程方法研发出的“人造骨组织”在减少患者伤残、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已经确定,“十五”期间骨组织要实现产业化。
摘自:《中国科学院网》
2002.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