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无公害蔬菜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课题启动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无公害蔬菜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课题启动

新华社4月26日电(记者 丁文杰):科技部公开招标后批准立项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课题——“中南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正式启动。此举标志着我国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及其利用推广的研究进入更高阶段。

这项课题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主持,农业部科教司项目管理处主管。技术攻关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浏阳市绿园菜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完成。

课题主持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刘勇介绍,这项课题主要针对目前我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农药、氮肥、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进行研究。选择中南地区典型的蔬菜生产大县,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边示范边推广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市场前景看好的辣椒、莲藕、黄花菜、黄瓜和大白菜等5种蔬菜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创新和集成包括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平衡配方施肥、优质丰产栽培、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环境质量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等蔬菜生产的全方位生态农业技术。

课题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探索适应当地资源特点和经济条件的无公害蔬菜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无公害蔬菜生产布局的区域化、服务的社会化、过程的清洁化、产品的无害化、管理的企业化、运行的市场化和经营的产业化,从而建立一个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刘勇说,项目完成后,将建立5套适合中南地区推广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和操作规程,建立2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和15万亩的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生产基地,每年提供30万吨的无公害蔬菜产品,使蔬菜生产经济效益提高25%-30%;每年培训农民4000人;农药、化肥施用量降低30%以上,农用化学品残留降低60%以上。

课题组顾问、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朱国仁研究员说,我国每年生产4.05亿吨蔬菜,占世界蔬菜总量的一半。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蔬菜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存在着蔬菜出口少,种植效益低,污染严重等问题。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提倡无公害蔬菜植保技术,在解决农药残留等方面做出很多的努力,但在无公害生产技术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方面研究很少,以致无公害栽培技术无法推广。这项课题主要致力于建立一套将农科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的机制。

摘自:《中国科学院网》

200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