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科学家陈大元——克隆牛制品绝对安全
我国拟发展“克隆牛”产业
据2002年3月08日《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今天表示,克隆牛技术对于未来我国畜牧业和生物制药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政府有关部门官员表示,今后我国可能采用克隆技术来改造我国的低产奶牛,尽快发展高产奶牛业,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
专家指出,牛奶业在我国是一个亟待发展的“白色产业”。目前我国人均每年饮用牛奶仅6公斤,为发达国家的1/10。但我国奶牛群数量少,质量也较差,一般产奶量只有国外优质奶牛的1/8到1/4。如果按照传统的育种方式改造我国奶牛,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因此,要发展我国高产奶牛业,必须借助最新生物技术。
路甬祥认为,与传统技术相比,克隆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可以控制性别,经济效益显著;克隆胚胎取材简单,成本低;可以加快我国家畜品种更新换代的速度。目前克隆牛技术经过完善,提高克隆牛的受孕率、降低流产率和死亡率大有希望,实现产业化的前景也十分广阔。
但是,克隆牛及其制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呢?克隆牛研究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陈大元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尚持谨慎态度,但是克隆牛与转基因生物并不一样。动物自然繁殖是通过精子和卵子结合,克隆动物是用体细胞代替精子,并没有改变动物基因。他个人认为,克隆动物及其制品绝对安全。
不过,路甬祥表示,克隆动物研究并不可怕,但也不能毫无限制地随意进行,研究必须以不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为前提。陈大元也表示,克隆牛一旦进入市场,也必须遵照有关的食品安全法规进行安全性审查,事先肯定要做有无毒性等实验,以确保克隆动物食品对人体的安全。
摘自:《中国网》
200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