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发现质体随细胞分裂而重建规律
由我国遗传学家、四川师范学院教授汤泽生主持的“质体随细胞分裂而重组的数学模型与规律”日前通过四川省组织的评审鉴定。据专家介绍,该研究成果不仅对质体的遗传即含杂合质体的细胞其质体分裂突变与非突变质体随细胞分裂而重组的规律等基本遗传学问题的揭示与最终解决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质体遗传、细胞工程和生物技术结合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质体是生物细胞中一种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它具有遗传物质,能单独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核基因一道控制生物的某些性状。尽管质体的发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未能找到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因此有关它的分裂增殖、含杂合质体的细胞随质体分裂后随细胞分裂在子细胞中的传递、突变和非突变质体的分配重组等一系列基本遗传学问题没能有效涉及,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
汤泽生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省教委基金的资助下,运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建立了能针对质体在细胞周期中的行为进行定量研究的数学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对细胞中两类质体,即野生型和突变型的分布概率进行了推演。研究发现,不论细胞中质体数量多少,含杂合质体的细胞的比例将随细胞分裂的次数的增多而减少;而含纯合质体的细胞,即野生型或突变型的细胞将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增多。这些模型总结研究人员长期对质体传递研究的经验,并建立在质体随细胞分裂和复制、重组的事实基础之上,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摘自:《科学时报》
200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