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医药板块投资策略分析
据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提供的信息,投资医药板块要在分析去年医药板块特点的基础上,考虑多方面因素。
2001年医药板块共有7家进行了IPO(即初次公开招股):迪康药业、康美药业、潜江制药、太太药业、天药股份、交大昂立、北生药业,总筹资约43亿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有6家:哈药集团、哈慈股份、新华制药、中新药业、双鹤药业、四环生物,总筹资约31亿元。2001年进行融资的上市公司总共179家,A股融资总额957.49亿元,医药板块在这两方面所占比例都接近8%。其他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和资产置换向医药转型或投资于医药产业很多,以"江苏吴中"为代表,还有华立控股、青岛东方、云大科技、海欣股份、烟台发展等公司。这都体现了医药行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行业的发展潜力很大,投资方向偏向生物制药和中药。
2001年医药板块联动的场面只出现过两次:年初以"天坛生物"为代表,基因概念走强,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生物股领涨,带动国内生物医药板块走强;"9·11"以及"炭疽热"等事件带动抗生素类公司如"鲁抗医药"的走强,但基本上都是昙花一现。随着药品价格再降以及医药运行环境再规范,医药类上市公司已经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医药全行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和质量无法说明医药板块的整体状况。由于我国医药行业的进入壁垒很低,良莠不齐的企业对上市公司的冲击也不小,所以从子行业入手,进行个股投资价值挖掘是一种必然。
业内人士分析了2002年主导医药板块投资策略的因素:
1.2002年证券市场的不确定因素
2002年证券市场受国有股减持(或新股全流通)、宏观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影响,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上市公司质量饱受质疑,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2002年医药行业大的改变取决于国家政策的执行力度,地方发展医药产业的意图,以及企业的决策者应对竞争的表现等方面。从证券市场角度来看,医药股整体价位依然偏高,次新股较多,已经没有更多的市场炒作热点,更多的要靠脚踏实地拿出成绩才能支撑如此价位。
2.IPO可能带来的概念炒作
估计2002年IPO个股可能在国药股份、天士力、新和成、片仔癀、扬子江药业、宁馨儿生物、灵泰药业、亚宝药业等公司之中。带动的概念炒作可能是中药现代化和流通领域的外资参股、并购。
3.行业基本面切入点
从行业基本面角度,个股的机会和投资价值主要存在于中药(和藏药)现代化、优势原料药、仿创药、兼并重组四个子领域。对于前三个方面,根据上市公司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发展趋势可以判断公司的投资价值。第四个方面,公司价值判断需要行业研究者?quot;投行"、"财务顾问"的先期结合,二级市场的表现需多方面配合。
另外一个必须关注的子领域是医药流通,但其中存在的变数太多。2003年外资可以进入国内医药流通领域。2001年国内的医药商业上市公司"跑马圈地",迫不及待地占领流通渠道和终端的目的不是以规模提升盈利能力,而是增加与外资谈判的筹码。
4.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
目前,构成医药生产类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产品定位和市场容量的结合状况(产品结构)和品牌营销的实施状况(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目前,选择医药生产类潜力公司必须在以上两点基础上,跟踪新药或仿创药的研发状况,结合二级市场,构筑投资价值综合评价体系。这种局面在未来几年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研发能力的强弱最终构筑医药生产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医药流通类上市公司2002年盈利状况不会乐观,值得关注的只是外资参与的时机。
新华社
200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