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疯牛病口蹄疫,欧盟不胜其扰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疯牛病口蹄疫,欧盟不胜其扰

3月8日电 上个月,英国英格兰东南部的一家屠宰场首先发现染上了口蹄疫的生猪。这一消息立即传遍全世界,欧盟委员会当即决定暂时禁止英国出口任何牲畜、肉类和奶制品,欧盟一些国家的牲畜交易市场也临时关闭。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已经被疯牛病搞得不胜其扰的欧盟,又一次成为世人非议的对象。

从疯牛病到污染鸡,再到口蹄疫,欧盟的形象近年因为这些家禽家畜而大大折损。在世界各地的肉产品市场上,人们“防欧”之心渐重。但对欧盟来说,面对上述危机引发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它却似乎苦无良策。

去年10月疯牛病危机再度爆发以来,欧盟国家的牛肉价格下降了大约三份之一,养牛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今年2月底,欧盟农业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月度例会,讨论欧盟委员会提交的七点建议,内容主要是花费14.8亿欧元,拯救欧洲养牛业和牛肉市场。但与会各方分歧巨大。反对欧委会建议的德国、荷兰等国认为,欧盟农业预算已占欧盟总预算的46%,不能再突破;法国等另外一些国家则认为,疯牛病是特殊事件,应当以特殊的方式处理。由于双方立场严重对立,未能达成共识,会议未按原订计划开完,便草草收场。

对欧盟本身来说,疯牛病等危机所带来的最大挑战,在于它动摇了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欧洲共同农业政策始于欧共体创建四年后的1962年,被认为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成果。它的主要内容是农产品价格补贴、农民收入补贴和农村发展项目。欧盟每年花费430亿欧元用于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包袱颇为沉重。这种“欧洲农业模式”,早已为美国、加拿大等国所诟病,认为它有违自由贸易原则。在欧盟内部,关于共同农业政策对欧洲农业发展是利是弊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英国《经济学家》周刊认为,疯牛疯和口蹄疫等事件,从短期看,会加重欧盟农业预算的负担;从长期看,它有可能促使欧盟从根本上改革农业政策。

欧盟近年来已经在逐步改革它的农业政策,农业预算从占欧盟总预算的三分之二,降到了目前的一半以下。但疯牛病等事件,却很可能使欧盟打算按步就班削减农业支出的努力泡汤。欧盟为收购和屠宰牲畜已经耗资10亿欧元,虽然欧盟委员会声称它可以通过重新安排本年度的农业预算,来“挤”出一笔开支,但专家对此表示怀疑。因为,该委员会的预算前提是今年欧盟牛肉的市场销售下跌一成半,而实际上,目前的跌幅已接近三成,一些地区牛肉销售更是自由落体般下降,其中德国的市场萎缩了50%到80%。

可以说欧盟委员会眼下处在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按规定它不能再增加农业预算;另一方面,按共同农业政策的相关条款,它在牛肉价格低于欧盟“支持价格”60%的时候,有责任收购市面上的所有牛肉,维护饲养业主们的收益。目前欧盟市场上的牛肉价格已经接近这一水平,如果继续下降,从理论上说,欧盟委员会就得拿出钱来收购各成员国饲养的每一头牛。

这种补贴政策导致欧盟成员国之间出现尖锐对立。如前面所提到的,最近一次欧盟农业部长会议已不欢而散。其实,德法两国在农业补贴问题上一向龃龉不断。法国是欧盟第一农业大国,对给农民补贴补偿一向较为积极。德国虽然也享受巨额农业补贴,但毕竟拿出去的多,得回来的少,因此难免有牢骚。在欧洲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如果把欧盟的建立比作一桩交易的话,那么它的筹码,就是“德国工业为法国农业掏钱”。而目前专家们最担心的就是,疯牛病、口蹄疫及今后有可能出现的类似危机,会打破德法之间这种业已岌岌可危的默契。

疯牛病等危机给欧洲造成的伤害是深重的,也是多方面的。不光是欧盟的农业政策,欧盟国家之间的关系、欧盟委员会的权威性,也都受到了挑战。1999年10月,法国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由,拒不执行欧委会的决定,将英国牛肉拒于国门之外,激起英国官方和民众的强烈反应。英国几家著名的大超市甚至从全国各地连锁店的货架上取下了包括面包、水果、奶酪等在内的所有法国货。英法之间的贸易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双边关系受到影响。德国发现疯牛后,也遭到了同样的“封锁”。而欧盟的权威性,在这场混战中不时显得苍白无力。按照欧盟法规,在欧盟统一大市场内,商品是自由流通的,没有欧盟的同意,各国不得抵制其他盟国的商品。然而疯牛病危机出现后,欧盟的法令却一度形同虚设,无人遵守。

疯牛病、口蹄疫闹得欧盟农业部长们焦头烂额,也足以使世界其它地区引为借鉴。欧洲的情况已经说明,随着贸易的开放,能传染疯牛病的产品,如动物饲料等,可以轻易地从一个国家出口到另一个国家。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食品安全危机,很可能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全球化时代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关系着人类生存的课题。世界各地近来传出的一系列令人不安的消息表明,疯牛病的阴影正开始向全球扩散。未雨绸缪、及早采取防范措施,是摆在各国面前的紧迫任务。从国际层面上说,需要制订具有权威性的国际法规,来约束危机的传播。

200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