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器官移植体系尚不能满足最危重病人的需求
Rustad报道,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美国现行的器官分配体系不能满足危重病人的需求,因为该体系常将器官供给较低危的病人。(Science 2000,287∶237)
主持该研究的是芝加哥市Illinois大学公卫学院和精神病科的生物统计学教授Gibbons。该研究对约为6.8万例肝病病案做了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可能促使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DHHS)部长Donna Shalala决定在11月与国会共同修改现行分配器官的国家体系。据Gibbons说,修改有助于保证国家提供器官给最需要的病人。
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处于1级状态(病情非常危重)的病人在地域内获得移植的几率是相似的,但较小的器官征集机构比较大的器官征集机构更可能将器官移植提供给病情不太严重的处于2B级和3级状态的病人。这一结果显示,国家的现行器官分配体系不能满足最危重病人的需求。当器官征集机构尝试在更大地域内分配供肝时,处于1级状态病人的移植率从42%增至52%,病人等待移植的平均时间从4天降到3天。另外,病人在移植前的病死率也从90%降至70%,这种分配方式也有利于减少给病情不太危重病人做移植的几率。
基于该研究,医学会委员会建议器官必须在不小于900万人口的地域内分享,并建议国家的器官移植体系接受联邦政府更严格的监督,这种监督由独立的科学审查委员会协助执行。Gibbons说:“最重要的发现是当你在不小于900万人口内执行分享器官时,则国家的现行器官分配体系就会得到极大改善。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方法是提高器官捐赠率。但我们想确定是否现行规定的一些改变会冲击和改变器官的地域性分配。”
Johns Hopkins综合移植中心主任Klein也希望能改进现行的分配体系。
200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