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第三届21世纪医学国际论坛会29日在沪召开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第三届21世纪医学国际论坛会29日在沪召开

上海27家市级医院将“旧貌换新颜”,包括综合性医院17所、专科医院4所、精神卫生中心2所、妇幼保健院4所在内的“市级医院现代化建设计划”,由本市财政投入20余亿元,申康公司投融资运作,将在明年底全部完成。

在2月29日瑞金医院举行的第三届21世纪医学国际论坛会上,市卫生局负责人用两个“围绕”描绘出一幅未来上海大医院的美妙图画:围绕病人诊疗需求进行设计,方便病人、尊重病人;围绕医务人员工作需求进行设计,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和环境,功能适用。

合理规划、精心建设,以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服务成本。改造后的大医院总体布局紧凑、合理,在满足日照、通风、安全的前提下集中、组合布局;合理安排医院门急诊、医技、病房、科研、能源、污物处理等各功能区域;按醒目、明晰、规范的要求设置标识和导向标记流程便捷;建立急诊和抢救危、重病人专用通道,并保证交通便捷、流程合理;新建市级医院,床均建设用地达到110~130平方米/床,床均建筑面积达到100-120平方米/床;一般每病房设置3-6张床位,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新建医院建筑覆盖率达25%-30%,绿地率不低于35%;改、扩建医院建筑覆盖率不超过35%,绿化率不低于35%;医院与周边建筑物、医院内各建筑物间保持必要间距,满足卫生防疫要求;传染病门诊、病房相对独立设置等。

全面改善就医环境,合理设置服务流程,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改造后的大医院,门诊各楼层均设有记账收费点,减少病人重复往返,安全卫生;病人通行地面应使用便于清洁、防滑、低噪音、符合卫生学要求和消防要求的柔性材料;温馨舒适;营造符合病人特殊行为和心理需要的就医环境;尊重病人隐私,增加小诊室数量或使用活动分隔装置。涉及病人隐私的诊疗环节,宜设置“一医一患”诊室,病床之间、病人注射用座椅前以及诊室内的检查床或者治疗床之间设有分隔遮帘,特种检查设施均设有病人更衣室,须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方便病人特别是残障病人的就诊,儿科病房设施应当方便家长陪护,并适当考虑患儿学习、娱乐需要,同时设置防止患儿走失装置(如遥控警铃等)。

2004.03.01

上海市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