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代表谈2004年工作设想
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 曹洪欣
以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以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为主的科研结构调整,组建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与中医药研究发展中心,推进中医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与分配制度,推进课题制试点工作,加快“中医复方药物国家工程中心”的建设,对科技产业逐步变行政管理为资产管理,促进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组建中国中医研究院医疗集团,实施人才兴院工程,大力推广具有特色与优势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能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充分发挥我院与WHO共同建立的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的作用,全面提高对外交流合作的质量与效益,努力把中国中医研究院建设成世界一流的中医药科研机构。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 谢阳谷
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非典的应急机制建设,在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和预警系统中建立健全中医药信息报告体系。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认真做好城市支援农村中医药工作,充分发挥北京市中医专科、专病携手网络工程的作用,积极做好顺义区、房山区、大兴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建设经验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巩固提高北京市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成果。继续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加强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北京中医药网上博物馆”二期建设,积极筹建“北京中医药文化科技城”,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重点做好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
天津市卫生局中医处副处长 丁小翔
加快南开医院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的建设,遴选中西医结合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促进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的提升。注重培养年轻技术骨干和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人员,推进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多层次、多形式地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市二、三级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人员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力争有1~2个区成为全国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示范区。全面实施《天津市中药现代化行动方案》,加强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促进中药现代化进程。积极开展在临床确有疗效和开发前景的中药处方的筛选、安全评价、药理药效、临床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加速中医药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王振邦
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系统非典和禽流感防治工作,提高中医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识和医疗救治能力。大力加强农村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技术支持与合作。做好承德市“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建设工作。加强对首批25个“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的管理和指导,年内评选出10~15个第二批“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促进和带动全省中医专科(专病)的全面建设和发展。继续优选1~3项市场开发前景好的科研项目,重点支持,争取有所突破;选择5~10项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农村中医药人员在职培训,推广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年内计划培训3000人。
山西省中医管理局副局长 文 渊
重点做好农村中医药工作和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鼓励专科医院把宣传经费投向农村,培养乡村医生,一方面稳定病源,另一方面提升乡医水平。坚持继承创新,选择切入点,大力开展中医药理论创新和现代化研究。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积极推进中医结构的体制改革,评选全省名老中医,带动临床工作为主的事业发展。大步跨出国门,建立山西省中医药对外交流工作站。加强中医药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作用,把中央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中医药工作,重点做好中医药社区服务创建工作。加强中医机构规范化管理,开展全省中医病历交叉大检查。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建设山西省中医药流动学术报告厅,全面促进全省中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 郝 富
从我区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中蒙医药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农村牧区中蒙医工作;继续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条例》,推进中蒙医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中蒙医药防治非典工作预案和中蒙医药防治非典技术方案,提高中蒙医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以提高中蒙医防病治病能力为中心,充分发挥中蒙医药特色和优势;加强专科专病和重点学科建设,继续做好老中蒙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加大中蒙医机构内涵建设和中蒙医临床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中蒙医药科研水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努力开创我区中蒙医工作新局面。
辽宁省卫生厅副厅长 龙济瀛
2004年辽宁省中医药工作重点之一是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工作。200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确定了沈阳市皇姑区为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单位,4年来皇姑区卫生局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比如他们在审批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时,把是否设立中医科作为必备条件来审查,为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目前,沈阳、大连、鞍山等市的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今年还要启动创建“辽宁省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争取用3年的时间,创建1个国家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3~5个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吉林省卫生厅副厅长 张义
2004年吉林省中医药工作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充分认识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通过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抓点带面,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保健中的作用。加强中医临床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的培养工作,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加快中医药现代化步伐,面向吉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探索中医药防治疾病新方法、新技术。继续推进中医药机构的改革,全面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功能和应急救治能力,突出中医专科建设。依法加强对中医药的管理,使中医医疗服务行为更加规范化。发展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药事业。
黑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 索天仁
2004年黑龙江省中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广大群众医疗保健需求、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出发点,以深化改革、加快中医药资源整合、推进中医机构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发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优势、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为着力点,以大力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加快人才培养和促进中医药科技进步为重点,继续突出抓好农村中医工作,进一步搞好专科专病、基础设施、法制与行风三项建设,努力开创全省中医工作新局面。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 季伟苹
加强社区和农村中医工作,继续组织协调好中医服务社区的推广工作,建设好“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城区建设”项目,迎接国家局对上海3个“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二期建设验收,推广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的建设经验,扩大市级先进县建设和上海市中医服务社区、农村示范建设。完成评选“上海市名中医”,产生上海第二批名中医。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紧密型集团建设,重点推进以岳阳为龙头的区域性集团的组建,规范全市“名中医工作室”,制定《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建设标准》。运作好“科技服务中心”和“质量控制中心”,逐步让“中心”承担起我处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实施修改后的《中医病证诊疗常规》、《中医病证护理常规》,分批组织各级中医医疗机构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
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 中医药局局长 吴坤平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总体要求,从实际出发,以中医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契机,促进全省中医药事业的新一轮发展,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新型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加大中医药管理体制、办医体制、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力度。坚持立足调整存量与有序发展增量相结合,优化中医医疗资源配置。省、市、县政府要继续集中力量办好承担中医药学术继承发展任务、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代表区域中医药发展水平的中医医疗机构。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进行改革,探索建立出资人制度,扩大投资、融资渠道,以国有资本为主,吸纳民资、外资参与合作建设,把中医医疗机构做强、做优。鼓励发展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开放农村中医医疗市场,形成多元化的办医体制和有序的竞争格局。
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 叶 真
加强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创新。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合理调整中医医疗机构的布局和资源配置,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落实40个省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建设任务,全面加强10个国家级、43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认真做好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继续做好名中医学术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工作,启动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加强省级农村中医骨干教育培训;继续做好中医药实用技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