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我国心脏病介入治疗成就斐然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我国心脏病介入治疗成就斐然

我国心脏病介入治疗成就斐然
第七届国际介入心脏病学大会在京召开

本报北京讯(记者 卢家兴): 日前,千余名国内外心脏病学专家云集北京,参加第七届国际介入心脏病学大会暨示教演示会,共同“会诊”心脏病医学未来发展,交流新进展和新技术,主办单位还将正在进行的“应用药物涂层支架”介入治疗手术实况转播到会议现场,供与会专家展开互动交流,这是在国内第一次通过卫星转播治疗冠心病实况,也是第一次向外界公布这一领先的研究成果。

据了解,介入治疗因操作简便,不需开胸手术和全身麻醉,患者痛苦小、风险小、术后恢复快,并且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完成血管重建,疏通闭塞血管等诸多优点,其应用日益广泛,范围也逐渐扩展至心脏病学的各个领域,而且由于介入治疗本身无法替代的优点,已经成为心血管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本次大会将涉及以上各个领域的新进展和新技术。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介入心脏病学学会主席、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润霖教授介绍,就冠心病介入治疗而言,2001年全球共有260万例,仅美国就有89万例。我国自1984年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以来,发展迅速,1999年完成8000例,2000年1.2万例,2001年1.6万例,仅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1年就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1400余例,加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大血管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以及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介入治疗和永久性起搏器安装共计5000余例,另外还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近4000例,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特别是该院开展经挠动脉上肢途径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以来,患者除免去外科手术开胸、全身麻醉和术后恢复缓慢的痛苦外,还免去以往经股动脉途径需卧床12小时的限制,痛苦更小,恢复更快,从而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方便。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这种需分秒必争进行抢救的急症,介入治疗较外科搭桥术能更迅速地疏通堵塞血管,挽救患者生命。

然而可介入治疗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问题,即“血管再次堵塞”,而药物涂层支架的出现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据了解,药物涂层支架是指支架表面涂有预防再狭窄的药物,从而患者应用此类支架时能有效避免血管再堵塞的发生,目前国际上的一些大规模临床研究均证实药物涂层支架效果极佳,再狭窄率显著降低。在本次大会上,高润霖院士代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界宣布了中国药物涂层支架的临床40余例研究结果,再狭窄率为0,这一结果使药物涂层支架成为本次大会新技术、新进展中的一个突出亮点,同时这一结果也是在中国首次大规模以“药物涂层支架的应用”为主题的专题介绍,据悉,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目前也已在国内率先开展此项工作。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通过论文、大会发言和现场手术示教等方式进行新技术和新进展的交流,将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从而使更广泛的患者获取益处。

摘自:《科学时报电子版》

20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