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
“中国没有自己的心理学”这样的结论是一个历史性的误会。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心理遗产,而且中国的儒、释、道、玄各家精神都是“超个人” 的,与20世纪60年代末继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之后兴起的西方心理学第四势力——超个人心理学非常契合,二者都是发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的重要源泉。中国——心理学的第一故乡
许多中国学者都认为,“心理学完全是一门‘引进’的科学”, “中国没有自己的心理学”;而与此相反,西方心理学史家却把中国看作、“心理学的第一故乡”。何以会有这样大相径庭的看法呢? 是中国的心理学家不希望中国有自己的心理学吗?非也!毕竟“中— 国有没有自己的心理学”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不是一个感情或信仰问题,所以,笔者认为,造成误会的根源还在于对什么是“心理学” 所持的标准不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多数心理学者受西方主流心理学——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影响甚深,而对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与方法却关注甚少,以至在自然科学的光环效应之下,忽视了本属于自己的最为宝贵的一份文化遗产。
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医学、易学、儒学、佛学、道学,还是在兵学、武学与养生学中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与方法。应该说,无论在理论范畴体系还是在实验与测验思想的实践与应用上,中国古人都已有了自己的心理学。
例如,《孙子兵法》所体现的军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思想、《黄帝内经》所体现的医学心理学思想、《论语》所体现的教育心理学思想等,都源自于中国古人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提升,至今仍对国内外心理学思想发生着影响。现代心理学的许多理论观点,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历史根源,甚至有的是直接的继承与发展。即便在心理实验与测验方面,中国古代也并不落后:孔子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六蹈》中的“知有八征”,侣氏春秋) 中的“八观六验”,诸葛亮的“知人之道有七焉”等,在今天看来仍是具有心理实验性质的方法。荀子关于错觉的论述,王充对太阳错觉的“效验”。最早见于《韩非子》的 “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的分心实验便是古代的心理实验,心理学测验思想方面有抓物“试儿”,“试射”选拔的动作判断法,“观其辞旨”的问答鉴定法,“九征”、“八观六验”、 “五视”的情绪鉴定法,“博奕”、“九连环”、“八阵图”、“七巧板”等器械测试法,这些都证明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与方法的存在。
另外,20世纪60年代末,继心理学第一势力(精神分析)、第二势力(行为主义)’和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之后兴起的西方心理学第四势力——超个人心理学的发展和“它的理论与实践在目前所表现出的愈益强烈的整合性”,从另一个侧面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与方法的科学性。由此,笔者认为,中国不仅早就有自己的心理学,而且,中国的传统心理学还是与超个人心理学站在同一起跑线——“超个人”的前提上的“更高层次的心理学”,二者非常契合,都有着很强的时代价值,且同为发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的重要源泉。
摘自:《科学新闻》
200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