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拍卖槌敲开悬念——记首届中国国际医药卫生高新技术成果

2022-07-30
来源:求医网

拍卖槌敲开悬念——记首届中国国际医药卫生高新技术成果拍卖会

5月11日晚,首届中国国际医药卫生高新技术成果拍卖会如期在北京亮马河大厦举行。拍卖会历时1小时,气氛紧张而又热烈。最终,4项成果拍出所有权,总值3180万元;1项成果拍出10%股权,价值3600万元;7项成果拍出预留权,总值14.3万元;另有3项成果无人问津。

很多人知道这次拍卖会源于中药康赛德“桂参止痛合剂”高达3亿元的起拍价。由于创下国内所有高科技成果转让价的新记录,该成果从一亮相开始,人们对其就疑问不断。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它到底值不值3亿?其二,谁会花3亿元买它?

就该药品起拍价问题,拍卖会前后记者采访多人。业内人士的看法是,如果排除炒作因素,药品起拍价不是大问题,只要有人买,就说明它值这个钱。而在国际周展览会上,记者采访一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的参观者时,他们则普遍对3亿元发出疑问。

结果否定了人们的疑问。虽然只拍出10%股权,但3600万已不是一个小数目。勇摘“状元花”的“婆家”就是并不出名的“北京景藏公园”。

如果说“状元花”的结局多少带些神秘色彩的话,其它项目的竞拍结果则基本符合组织者的预想。拍卖会后,芮国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拍出的成果或有创新性、科技含量高,如以2800万元拍出的福氏2a宋内氏痢疾双价活菌苗;或项目成熟度高,市场需求大,如以170万拍出的东方情降脂胶囊,之所以超过起拍价30万元的几倍,是因为它早在1996年就获得保健食品的批号,且调节血脂的保健品又是市场畅销货缘故。针对医疗器械在竞拍中受人冷落的现象,芮国忠分析说,目前国内医疗器械研究开发的整体水平落后于国外,而且器械开发相对于药品要容易一些,因此很多企业或直接购买国外产品,或者干脆自己开发。芮国忠主任表示,以后医药科技成果拍卖活动会继续办下去。但有两点需完善:一是成果预展时间可以长一些,以便企业更深入地了解项目情况;二是科技成果的拥有者们应尽快转变观念,不能单从卖方角度考虑问题,避免因要价太高而使好端端的成果“流产”。

200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