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寡人无疾”的教训告诉我们体检很重要

2022-07-28
来源:求医网

“寡人无疾”这个教训,流传2000多年,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现在大多数单位关心员工的健康,每年给员工体检一次。其中大多数人重视体检,可是也有少数人认为“寡人无疾”,不愿体检。看看我们身边,过去,现在,都有忽视体检的人。

40岁以下的人,大多认为自己身体强壮,精力充沛,体力取之不尽,脑力用之不竭。正是大无畏之时,所以敢于暴饮暴食,敢于透支体力、透支脑力,不注意自身的健康,认为只有在生病之后,健康才需要打理。而且坚信,经济条件好了,医疗技术进步了,有病也能治得起。正因为这种认识,如今疾病的上升和经济条件的上升一样快,肥胖、“三高”、脂肪肝等“富贵病”缠住了许多人。

“过劳死”,是近些年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38岁英年早逝的科学家胡可心,59岁离去的天才艺术家陈逸飞,38岁生命戛然而止的成功实业家王均瑶,46岁猝然而去的喜剧演员高秀敏等,一次次向我们敲响警钟。他们在世时,或才华横溢,或财富山积,可身体却得不到应有的关照和保养。平时,也没发现什么明显的症状,有小病也不当一回事,自认为无大碍也无所谓。他们信心冲天地认为,还能再为人民工作几十年,或为自己挣上万贯钱。这种情况真有点像自信“寡人无疾”的蔡侯。蔡侯拥有一国之富,却无福享受,难道怪扁鹊吗?非也,只怪他自己。

总结“寡人无疾”的教训,并非要人人自危,而是要人们重视预防疾病,注重自身的健康。况且,疾病常常有,而扁鹊不常在,自身的健康还须自己操心。平时工作中、生活中,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做到科学饮食,合适的运动,是您拥有一个好身体的关键。只有把健康管理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拥有一个好身体,如此才有生活、工作、干事业的本钱。

防病于未病之时,治病于病在皮肤纹理之间,我们不要轻言“寡人无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