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初期,由于肿痛、活动功能障碍和创伤的突然性,患者没有心理上的准备,因此多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烦躁或情绪低落、焦虑等,故饮食方面就要避免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茶、烟、酒,忌咖啡、辣椒等。另外损伤骨折后,局部血肿形成,淤郁化热,可出现口干、发热等表现,这也是禁忌燥热食物的原因之一。骨干骨折有合并脂肪栓塞的可能,这是由于骨髓腔内漏出的脂肪滴进人血管所致。
有人认为进食多脂肪的食物,可增加脂肪栓塞的机会;食物过于油腻又可影响脾胃的运化,进而影响营养的吸收,因此忌荤腻油厚的食物。另外,患肢肿胀严重者,不宜进食过咸的食物,因为摄人过多的钠可加重水肿。
总之,凡新伤、肿痛较剧或有感染发烧者,饮食宜清淡、薄素,忌油腻、生冷、酸辣及发物,可用青菜、萝卜、米粥、藕粉等调理脾胃,并可进食适量水果,如橘、柑、苹果、西红柿等。不要急于服用补养之晶,待病情较为稳定,大便通畅,舌苔正常,食欲增加时,再进清补之晶,如牛肉、鸡汤、瘦猪肉、鸡蛋、木耳等。
“肾主骨”、“肝主筋”,人体筋骨的坚强与否,与肝肾的盛衰有密切关系,故在骨折恢复期,应多食滋补肝肾食品,如猪肝、羊肝、猪肾、羊肾、排骨、鳖等。还可多食饴糖、大枣,或经常以枸杞子泡水代茶饮,以达到强壮筋骨、加速骨折愈合、促进骨折恢复的目的。
综合中西医学的营养、食疗理论,我们将骨折类疾病的饮食宜忌具体项目简单归纳如下:
(1)宜多吃含钙的食物,如排骨、脆骨、虾皮、蛋、豆类及豆制品、奶类、鱼类、贝类等。
(2)宜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鸡肉、瘦肉、鱼、豆制品等。
(3)宜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苋菜、香菜、芹菜、柑橘、核桃、苹果等,既补充维生素,又使得补而不滞。
(4)宜多进食含维生素A、D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奶类、鱼肝油、蛋黄、胡萝卜等。
(5)宜注意饮食中的钙磷比例,补钙的同时注意补充磷,乳类、肝、猪肉、鱼、鸡、蛋等食物中磷含量较丰富。
(6)宜多吃含锌、铜丰富的食物,以利于骨折的修复,可选贝类、肉类、谷类等。
(7)骨折必伴筋伤,骨折后期宜多吃补肾强筋食品,如核桃、栗子、里脊肉、虾、韭菜、枸杞子、猪腰、羊肉、牛肉等;筋由肝所主。依血得养,故益肝养血滋润之晶,如猪肝、红枣,鸡肉、枸杞子、葡萄、荔枝等均宜适量服食。
(8)骨折早期淤凝气滞,淤血易化热而出现全身症状,因此骨折早期忌食辛辣刺激和温热燥烈食物,如辣椒、咖喱、羊肉等。
(9)骨折后淤血不去则新骨不长,血喜温而恶寒,因此骨折后忌食过于寒凉的食物,如冷饮、生梨等,酸性收敛不利于淤血化散,故梅子、话梅、白醋等酸性食物也不宜进食。
(10)骨折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尤其是损伤严重者,而且骨折后活动量减少也会使消化功能减弱,油腻煎炸食品难以消化,自属不宜。
(11)骨折后要静养,忌刺激,因此咖啡、浓茶、烈性酒均为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