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为何会出现贫血?在临床上有些患者因贫血前去就诊却被医生诊断为肾脏疾病,而且往往已经到了疾病的晚期,已出现肾衰竭。这是为什么呢?肾脏疾病也会导致严重的贫血吗?肾脏疾病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多种,其主要原因为:
(1)肾脏病往往会出现尿量减少,因此,水分会潴留在体内,导致血液稀释,致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相对减少。
(2)患有肾脏疾病时,可出现蛋白尿,大量的蛋白质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引起营养不良性贫血。
(3)转铁蛋白同时也随着尿丢失,使铁的利用率下降,红细胞的生成减少。
(4)当患者发生肾功能减退甚至尿毒症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和释放减少,影响了红细胞的生成。
(5)肾功能减退时,体内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这些有毒物质在体内积聚,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并使红细胞破坏增多。
以上原因都可以使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出现贫血,而且往往在这些疾病发展到肾衰竭的时候,贫血的症状才会明显,应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