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会出现骨质疏松症吗?营养不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这种骨质疏松症称为营养不良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于先天或后天营养不良,导致骨营养减少,骨代谢障碍,骨量减少,出现骨质疏松症,即先天不足或先天性疾病使骨骼发育不良,如佝偻病等。后天营养不足指营养摄入量不足,或由于某些疾病导致营养吸收不良。
营养不良可导致机体多种疾病,而骨质疏松症是其中之一。营养素中的钙、磷、蛋白质是构成骨骼的主要物质,体内钙、磷缺乏,蛋白质含量少以及钙、磷比例失调是造成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人体99%的钙以钙盐的形式存在于骨及牙齿中,如果食物单凋或结构不合理,摄人量不足,或因吸收不良,骨钙沉积量减少,都可能导致钙的缺乏。磷是骨质无机成分中次于钙的第二大元素,在血中与钙保持一个恒定的比值,主要在肾、肠、骨中进行调节。磷与钙一起参与骨代谢,骨质形成需要磷。因此磷的代谢异常可造成骨质疏松症。蛋白质对本病也有影响,因为骨基质主要是由胶原蛋白构成,作为合成骨基质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在营养学方面极为重要,低蛋白摄人易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其他营养物质如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在肠道中的吸收,促进磷酸盐在肾的重吸收,促进骨蛋白质合成,因此维生素的缺乏也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另外,镁具有调节钙的肠吸收和肾排泄作用,因此长期低镁可造成骨质疏松症。
以上所述可看出,营养不良易致骨质疏松症,因此注意平时饮食营养,饮食合理搭配,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