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儿为什么不宜长期应用沙丁胺醇(舒喘灵)类药物?
用β2受体兴奋剂即舒喘灵类药物治疗小儿哮喘,服用时间和方法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还有一定的分歧,一些主张症状控制后长期维持量给药,而另一些则主张一旦症状控制后则很快停药。经过大量的临床用药观察发现如下一些问题:
(1)长期使用舒喘灵类药物的患儿,一旦停药,很容易发生反跳现象,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痉挛而出现难于控制的哮喘。
(2)长期使用舒喘灵类药物的患儿,可产生耐药现象,一旦再次发生哮喘,使用该类药物则很难奏效。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期规则使用该类药物后,导致β2受体发生“减数调节”,即气管、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数量大大减少,此时再使用舒喘灵类药也达不到扩张气道,控制发作的目的。
(3)哮喘患儿血液中存在抗p:受体的自身抗体,此种自身抗体越多,β2受体的功能越低。哮喘发作越早的症状越重,而舒喘宁类药无助于这种自身抗体的减少。
(4)一些家长或患儿掌握不好剂量,长期过量吸入、口服或注射,可兴奋心脏β1受体,导致心律不齐、心动过速、肌肉震颤等副作用。
基于上述几点,近年来多主张这类药物用于控制哮喘发作,一旦发作停止,病情缓解,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