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促使宝宝增高的营养有哪些?

2022-07-28
来源:求医网

身高的增长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高峰时期,即婴儿期和青春期。宝宝出生时平均身高为50厘米,1周岁后长到75厘米左右,以后每年平均增长5厘米。到了青春期,每年身高的增长上升到8厘米左右。在此之后,身高的增长日趋缓慢直至停止。因此,排除遗传等因素,要想在成人后达到应有的身高,就需要在这两个高峰期及其前后注意人体的保健和营养,尤其是婴儿期的营养更应该引起重视

医学专家们认为,孕妇营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胎儿发育至关重要。倘若在怀孕期缺乏营养,胎儿的发育程度达不到正常的要求,就会影响将来的身高,所以孕妇必须重视这一时期的营养摄取量。

在哺乳期时,如果用牛乳或其他食物喂养宝宝,这要比用母乳喂养的效果差一些,前者宝宝身高往往低于正常值。另外,喂养宝宝的一些辅助食品中,如果蛋白质、脂肪的含量较低,宝宝会显得虚胖、肌肉松软、身材矮小。因此,这一时期要保证宝宝有足够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是人体细胞增生和修复必不可少的物质,是骨骼、肌肉发育的基本成分,也是制造激素、红细胞和酶的原料。还要有足够的钙、磷、锌、铁、铜等矿物质,钙和磷是小儿骨骼发育的主要物质;铁和铜是造血的原料,而锌能促进核酸代谢,参与人体70种酶的合成,所以缺锌会使宝宝食欲减退,并影响性发育成熟,直接导致生长缓慢。

另外,宝宝的骨骼处在迅速发育之时必须有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才能使骨骼向纵的方向发展,如果缺钙就会影响骨骼发育。而让宝宝多在户外晒晒太阳,日光通过皮肤合成维生素D,就能促进宝宝骨骼对钙质的吸收。

婴儿期的饮食营养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身体健康,作为父母或幼教人员应掌握宝宝的这一特点,合理调配宝宝的饮食,使其摄入足量平衡的营养,从而使宝宝的肌体得到健康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