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超36万
据广东省糖尿病流调结果显示,20~74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2.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39岁这个年龄段的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高。而广州最新的慢性病流调显示,广州全市35岁以上社区居民糖尿病人数估计超过36万人。在庞大患病人群的背后,则是低得可怜的疾病知晓率。调查显示,15岁以上居民超过六成从没有测过血糖,四分之一居民不知道或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广州市卫生局调查数据还显示,全市15岁以上居民腰围超标率达33.10%,即超过三成居民拥有“啤酒肚”。由此估算,全市肥胖人数为200多万人。据了解,进入2000年以后,国内糖尿病发病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每天有约16000人成为糖尿病患者,有约3000人死于由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而广东糖尿病发病率相比上世纪八十年代翻了一倍以上。“慢性疾病的发生有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肥胖便是后天致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廖志红介绍,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多食少运动的情况,肥胖便是一个典型特征。
对此,市疾控中心请居民对糖尿病的致病因素提高警惕,尤其是“腰围指数”,男性的腰围大于90公分,女性大于85公分,即意味着内脏脂肪积聚,容易抵抗胰岛素分解人体糖分,若糖分沉积,久而久之便会形成糖尿病。
“糖娃娃”最小仅9岁
“暴饮暴食,三高食物摄入量过多,生活无规律……年轻人这种不良生活方式都容易诱发糖尿病。”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小燕介绍,现在糖尿病呈年轻化趋势,除了遗传性的一型糖尿病,由后天因素导致的二型糖尿病中也不乏青少年身影,甚至还出现了不少“糖娃娃”,她接诊过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仅有9岁,
陈小燕表示,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隐匿,越不易被发现,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儿童和青年少应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以便早日发现危险因素,赢得最佳治疗时间。
专家最后提醒,心态不好也会导致糖尿病,情绪波动会引发人体释放某种压力激素,导致体内血糖过量,进而引发糖尿病及各种并发症,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