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与抗眩晕药种类繁多,其适应症也不尽相同,因此选用抗过敏与抗眩晕药时,要根据其作用使用。下面,去了解下抗过敏与抗眩晕药的分类吧。
抗过敏与抗眩晕药分类:
1、抗过敏药分类:常用抗过敏药物有三类。
①抗组胺药:组胺是过敏反应时释放的致敏物质。组胺可与组胺1型受体结合产生一系列过敏反应,如与组胺2型受体结合,则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而抗组胺药主要是组胺1型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异丙嗪(非那根)等,它们能与组胺竞争致敏细胞上的组胺1型受体,使组胺不能与其结合而产生过敏反应。
②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此类药物能稳定致敏细胞膜,阻止组胺等多种过敏反应介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等的释放。常用药物是色甘酸钠、酮替芬。
③其他药物:如属于糖皮质激素的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又称去炎舒松或去炎松-A)等,它们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故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作为非处方药,皮质激素类药物仅供外用,主要适用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瘙痒症等。这类药物不应长期应用。
2、抗眩晕药分类:
一旦发生眩晕,应卧床休息,以免身体失去平衡后摔倒造成不必要的外伤性损伤,同时卧床后运动减少,可减轻对前庭器的刺激,从而减少眩晕的发作,减轻眩晕的程度。
同时针对眩晕,积极进行对症治疗,通常可供选择的抗眩晕药物有:
①抑制前庭系统兴奋的药物,如苯海拉明、倍他啶、阿托品、、海俄辛、安定、舒乐安定、舒必利等。
②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尼膜通、西比灵、脑益嗪。
③血管扩张剂和改善微循环药,如低分子右旋醣酐、丹参、美克洛、敏斯朗、银可络、心脑宁、都可喜等.
④改善脑代谢药,如脑复康、培磊能、胞二磷胆碱等。医生还应积极为病人找出病因,去除病因,达到标本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