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温里药

2022-07-28
来源:求医网

凡能温里祛寒,用以治疗里寒症候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注意事项

1.祛寒药适应病症不同,具有祛寒回阳、温肺化饮、温中散寒以及暖肝止痛等功能,须根据辨证选择相适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外寒内侵,如有表症未解的,应适当配合解表药同用。

2.本类药物可用于真寒假热之症;对真热假寒病症不可应用。若是真寒假热,服祛寒药后出现呕吐现象,是为格拒之象,可采用冷服之法。

3.祛寒药药性温燥,容易耗损阴液,故阴虚火旺、阴液亏少者慎用;个别药物孕 妇亦虚忌用。夏季天气炎热,或素体火旺,剂量宜酌量减轻。

4.祛寒药中的某些药物,如附子、肉桂等,再应用时必须注意用量、用法以及注意事项。

常用药物

毕澄茄

功 用 散寒行气:用于胃寒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呕吐,以及寒疝疼痛。

剂 量 1.5~5克。

川椒

功 用 (1)驱寒止痛:用于阴寒内盛之脘腹绞痛。

(2)杀虫:用于蛔虫所致之腹痛、吐蛔,并有驱蛔作用,常配乌梅。

剂 量 3~5克。

干姜

功 用 (1)温中暖脾:用于脾胃虚寒之恶心、呕吐、腹痛、泄泻。

(2)温肺化饮:用于寒饮伏肺之咳嗽痰稀兼有泡沫者,常配细辛、五味子。

(3)回阳救逆:常配附子治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剂 量 1.5~5克。

高良姜(良姜)

功 用 温胃止痛:用于胃寒之脘痛、呕吐等。温胃止痛,常配香附,名良附丸。

剂 量 3~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