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2022-07-28
来源:求医网

巴豆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

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

①《本经》:"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肿。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

②《别录》:"疗女子月闭,烂胎,金疮脓血不利,丈夫阴颓,杀斑螫毒。"

③《药性论》:"主破心腹积聚结气,治十种水肿,痿痹,大腹。"

④《本草拾遗》:"主癥癖,痃气,痞满,腹内积聚,冷气血块,宿食不消,痰饮吐水。

⑤《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病,泄壅滞,除风补劳,健脾开胃,消痰破血,排脓消肿毒,杀腹藏虫。治恶疮息肉及疥癞疔肿。"

⑥《医学启源》:"导气消积,去脏腑停寒,消化寒凉及生冷硬物所伤,去胃中寒湿。"

⑦《汤液本草》:"可以通肠,可以止泄。"

⑧《纲目》:"治泻痢,惊痫,心腹痛,疝气,风歪,耳聋,喉痹,牙痛,通利关窍。"

临床应用

1.千金三物备急丸(《大同方剂学》)治心腹诸卒暴百病,寒食冷积,心腹胀满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如卒死等症:巴豆(去皮尖,熬研如脂)30g,干姜、大黄各60g。上3味,先捣大黄、干姜为末,入巴豆合捣千杵,和蜜为丸,如小豆大,密器储藏,勿泄气。每服3-4丸,暖水或苦酒下。方中巴豆泻下冷积,祛痰,利咽,为君药。

2.外台走马汤(《大同方剂学》)治飞尸鬼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等症:巴豆(去皮心)、杏仁(去皮尖)各2枚。上2味,取棉裹缠绕。令极碎,投热汤2合,捻取白汁,服之,当下,未下再进1服,老少量之。方中巴豆泻下冷积,为君药。

3.分肢散(《宣明论》)治小儿卒风,大人口眼歪斜,风涎裹心,惊痫天吊,走马喉闭,急惊,一切风热等症:巴豆、朴硝各15g,大黄30g。先把大黄为末,后入巴豆霜,朴硝一处细研。用油贴起。每服1.5g,熟茶下,大人1.5g,小儿一字。看虚实加减。方中巴豆祛痰,利咽,蚀疮,为君药。

用法用量

多入丸散。外用适量。大多制霜用,以减轻毒性。内服:入丸、散,0.5~1分(用巴豆霜)。外用:绵裹塞耳鼻,捣膏涂或以绢包擦患处。

注意事项

畏牵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