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法

2022-07-28
来源:求医网

颈椎病可因颈椎先天畸形、颈椎管狭窄,或肝肾亏虚,筋骨衰退等引起,亦可因急性颈椎外伤,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及附近部位疮肿所致。那么颈椎病如何治疗呢?下面一起来看看颈椎病的针灸治疗法。

1.毫针刺法取穴:相应病变颈椎夹脊、大椎、风池、肩井、肩髃、外关、养老等穴。

针法:中度刺激,留针26~36分钟,每日针1次或隔日1次,16次为1疗程。

其中颈椎夹脊穴用6.5~1寸毫针,进针时针尖微向脊柱斜刺,当触及椎体时,将针稍提起,再将针身弯向正中,使针尖呈垂直刺入,针感向颈肩部放射。并可加温针灸。大椎穴用2寸毫针直刺,刺入时针尖微斜向上,深1~1.5寸,局部酸胀感向两肩或背、肩胛部放散;风池穴用2寸针刺,针尖向对侧眼眶斜刺,深1~1.5寸,使局部产生胀感并向头顶、颞部、前额及眼眶放散;外关用3寸针向上斜刺,进针1.5~2寸,当出现酸胀感向上肢扩散时,再大幅度捻针数下,力争使针感传至肘、肩部;养老穴取穴时,必须屈肘,掌心对胸,刺时可向内关方向斜刺,进针1~1.5寸,使手腕产生酸麻感,并尽量向肘、肩传导。

2.耳穴按压法取穴:颈椎、后项、肩、肾。

方法:常规贴压王不留行籽于所取穴上,胶布固定。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药籽3~4次,每次5分钟左右。5日更换药物1次。

3.温针灸主穴:病变颈椎夹脊、大椎、肩髃、曲池、三里、绝骨。

配穴:身柱、肾俞、环跳、阳陵泉、肩井、天宗、阳池、中渚。

方法:每次选4~6个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毫针常规刺入,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留针不动,将长2厘米的艾绒段点燃后套在针柄上(燃端在下),为1壮。每针每穴施灸2壮,每日或隔日1次,16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4.隔姜灸取穴:同温针灸。

方法:每次选3~6穴。取鲜生姜切取厚约6.3厘米的薄片,用针刺穿数孔,上置一枣核大小的艾炷,放于穴位上点燃施灸。灼热难忍时可将姜片稍稍提起,稍停后,再放下施灸,直至皮肤潮红湿润为止。每穴每次3~6壮,每日灸治1次,7~16次为1疗程。